▋心靈成長

  • 殯儀館「常駐治療犬」 專家:與狗共處可減輕心理傷痛
    「夢露」(Monroe)是美國賓州Koch 殯儀館的「常駐治療犬」,當往生者家屬感到悲傷時,摸摸夢露就能撫慰悲...
    心靈成長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 2022-11-20 
  • 政治立場不和該如何溝通? 思考溝通目的、切記「這些話」不要說!
    年底九合一選舉將近,在茶餘飯後總會不經意的談論到選舉、政治話題,但許多家庭一談到政治就吵架,甚至吵到要斷絕關係,鬧出家庭...
    家庭親子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 2022-11-19 
  • 趙自強童年遭霸凌 籲關懷顱顏童「尊重不一樣的生命」
    金鐘主持人趙自強17日擔任愛心大使,為顱顏缺陷童發聲,他坦言童年常被嘲笑肥胖而缺乏自信,因此呼籲每個人學習愛人與被愛,為...
    兒童成長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 2022-11-18 
  • 三寶媽難產剖腹、產後憂鬱! 黃小柔育兒秘訣「關懷陪伴」
    41歲女星黃小柔婚後育有2子1女,時常在社群平台和節目分享育兒心得,但也曾在節目上坦承自己曾經因壓力過大罹患產後憂鬱症。...
    懷孕生產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 2022-11-08 
  • 施比受更有福? 研究:隨意的善舉具傳染性、影響超乎想像
    你一定聽過日行一善能帶來快樂!但是要做出幫助老弱婦孺貧困者的行為才叫善行?其實像是給人搭便車、送杯飲料給朋友等小小的善意...
    心靈成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022-10-21 
  • 人能脫離自我中心嗎? 社會化就等於「偽裝」?
    我們在開始上學之後,很自然也習慣地會用在家的互動方式和其他人相處。把老師當成父母權威的替身,把其他同儕當作自己的手足對待...
    健康書訊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2022-10-08 
  • 藝術療育揭社會陰暗面 國內偏鄉學童無意間畫出「媽媽被性侵」
    為何藝術也能進行療育?對於弱勢的人,有著哪些療育效果?以藝術陪伴偏鄉學校孩子的台灣待用課程協會共同創辦人陳欣婷表示,國內...
    心靈成長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 2022-10-04 
  • 「理想的自己」是不現實的幻想
    我想成為更好的人。但是我身上有許多不足。做事時,我無法付百分之百的努力;面對身邊的人,也無法完全理解和照顧。我何時才能成...
    健康書訊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2022-09-17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