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投稿
-
數十年來,肝癌一直都是台灣重要的癌症死因,對國人健康造成重大威脅。嘉義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張德生主任指出,由於肝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必須透過檢查才能夠發現,所以許多患者會在較嚴重時才確定診斷。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報告,約有三成患者在確診肝癌時已為晚期[1],大多無法接受手術,僅能以藥物治療為主[2]。...健康新聞 照護線上 2025-09-13
-
今(10)日為世界自殺防治日,恩主公醫院提到,根據衛福部2024年十大死因報告顯示,自殺(蓄意自我傷害)再度進入我國十大死因,其中在15至24歲與25至44歲兩組年齡層中,更高居第二名,呈現年輕化趨勢。該院精神科醫師王品洋表示,從臨床和統計顯示導致自殺的兩大關鍵,第一是憂鬱症或憂鬱情緒的累積,第二是...健康新聞 桃園電子報 2025-09-12
-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罹患的癌症,其標準化發生率在女性十大癌症中位居首位。為此,台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楊牧峻提醒,女性務必定期接受乳癌篩檢,才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而早期乳癌預後通常都很好,呼籲病友即便遇到困難,也不要放棄。 乳房痛不等於罹患乳癌!醫揭乳癌兩大高峰年齡乳癌已連年蟬聯台...健康新聞 良醫健康網 2025-09-11
-
氣候入秋,隨日照減少、降雨機率下降,容易使空氣偏乾燥,對環境敏感的人容易出現口乾舌燥、皮膚乾等不舒服感,俗稱「秋燥」。衛福部樂生醫院營養師蘇嘉華表示,此時最適合以「滋陰潤肺」的飲食為原則,以滋潤的天然食材調養身體,迎接季節轉換。蘇嘉華說明,秋燥在中醫觀點指的是因入秋後氣候變乾,導致人體「津液(水分)...健康新聞 桃園電子報 2025-09-10
-
隨著生活型態與飲食習慣改變,近年45歲以下年輕型中風病人逐年增加,不再是長者專屬的疾病。一名45歲男性T先生,長期罹患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在一次深夜加班返家途中突感不適昏倒,緊急送醫後確診為左側腦中風,導致右半身癱瘓。所幸在醫療團隊即時處置與照護下,病情穩定,後續接受復健治療。新竹台大分院表示,...健康新聞 中華新聞雲 2025-09-09
-
台灣護照目前可免簽進入141個國家與地區,全球排名第33名,讓國人「玩遍天下」不再是夢。旅遊自由度提高的同時,突發醫療危機風險也隨之增加。從腸胃不適、感冒外傷到重大意外或急性病變,皆可能在異地威脅生命安全。投入桃園國際機場醫療中心運營逾23年的聯新國際醫院院長許詩典指出,出國前不僅要備妥自身所需的相...健康新聞 桃園電子報 2025-09-08
-
「曾經有位想接受近視雷射的模特兒,因近視度數過高且角膜厚度不足,無法進行雷射手術。」大學眼科榮譽總院長林丕容醫師表示,「由於工作需求,他平時無法戴框架眼鏡,只能依靠拋棄式隱形眼鏡。然而彩色拋棄式隱形眼鏡的度數上限僅有 900 度,再加上他有高度散光,因此一直無法獲得清晰的視力。在拍攝工作時,因為看不...健康新聞 照護線上 2025-09-07
-
長假結束,有些人滿懷期待,但也有人感到焦躁不安。不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可能出現所謂的「開學症候群」,包括脾氣暴躁、頭痛胸悶、焦慮失眠等身心反應。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精神部主任蘇柏文指出,「開學症候群」並非正式的精神科診斷,但確實反映了身心適應的壓力。除了維持規律作息與均衡飲食,不同年齡層與角色都需要用...健康新聞 桃園電子報 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