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投稿
-
一名53歲貨車司機因長期駕駛長途車、久坐少動,突然出現呼吸急促、胸悶氣喘症狀,胸部電腦斷層掃描發現罹患急性肺動脈栓塞。住進加護病房經每天施打抗凝血劑2次,治療5天後呼吸逐漸穩定,脫離危險期。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吳柏青指出,長時間久坐、活動量不足,加上肥胖、抽菸、服用避孕藥等生活習慣,都是導致血液...健康新聞 中華新聞雲 2025-11-17 -
隨著年末將近,許多民眾開始計畫聖誕節、新年與春節假期旅遊。然而,全球流感疫情正逐漸升溫,特別是在長程飛行、密閉機艙中,病毒傳播風險也讓不少旅客擔憂。聯新國際醫院機場醫療中心醫師王懷蔚強調「預先接種疫苗、全程佩戴口罩」是保護自己與他人的不二法門。▲「預先接種疫苗、全程佩戴口罩」是保護自己與他人的不二法...健康新聞 桃園電子報 2025-11-16 -
心理學家 Jean Twenge 認為,越晚讓孩子擁有智慧型手機或使用社群媒體,他們長大後越有可能快樂且成功。為了幫助父母延遲孩子接觸科技產品的年齡段,Twenge建議至少提前六年就開始教導孩子如何安全健康地使用這些科技產品。她說,儘早開始有助於孩子與網路科技建立更健康的關係,從而幫助他們成長為適應...健康新聞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2025-11-16 -
「如果心回到二十歲,身體會不會跟著變年輕?」這聽來像是幻想,但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社群平台貼文中引用哈佛大學經典研究指出,這個假設,竟真實發生過。早在1970年代,研究團隊邀請八位七十多歲長者進入一間「時光屋」——裡面播放著五十年代的音樂、黑白電視節目與舊報紙,所有細...健康新聞 中華新聞雲 2025-11-15 -
人類表現與長壽專家蘇珊·費瑞十年前開始研究長壽與健康老化。如今,她已將這些研究成果融入臨床與生活中,並用來幫助年齡介於45到65歲的患者延緩衰老、維持活力。費瑞認為,中年正是人生健康的「關鍵轉折點」。她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在這個階段,只要做出一些改變,就能對身心健康產生最大的影響。」...健康新聞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2025-11-14 -
林口長庚於本(11)月8日辦理一年一度的「早產兒回娘家」活動,桃園市衛生局長賈蔚及婦幼發展局長杜慈容亦親臨現場給予支持。活動特別邀請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醫師邱巧凡主講「陪伴小腳丫長高、長大、長好——談巴掌仙子的生長發育旅程」,協助家長深入了解早產兒的生長發育歷程與醫療照護重點。...健康新聞 桃園電子報 2025-11-14 -
正值芳齡的陳小姐從小就知道,家族裡有一項特殊的「傳承」—多囊腎,母親、阿姨與舅舅都深受疾病之苦。而陳小姐也在二十歲出頭,就被影像診斷出開始有多囊腎的狀況,這讓她對未來感到絕望,因為她即將面對的是一個腎臟日漸腫大、功能逐步下滑,終將走向洗腎的人生。所幸近年來國際上已有針對多囊腎設計的口服藥...健康新聞 照護線上 2025-11-14 -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講究「整潔」的程度到令人佩服,甚至笑稱自己「有潔癖」。但是,當清潔、排列、檢查成為焦慮的根源,甚至干擾睡眠與家庭關係時,有可能是心理健康的警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精神科主任楊逸鴻指出,「潔癖」有時其實是強迫症(OCD)或強迫人格的外在表現,兩者雖名稱相似,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心...健康新聞 良醫健康網 202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