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投稿

  • 外表纖瘦不一定瘦?醫揭「隱形肥胖真相」:除了難受孕,早產及流產風險也恐飆高
    國人肥胖比例逐年上升,其中女性過重與腰圍過大的情形尤為顯著。最新調查顯示,育齡女性的過重盛行率與腰圍過大比例近年急速攀升,不僅影響外觀,更牽動生育力與孕期健康。醫師提醒,即使外表看似苗條,若內臟脂肪超標,仍屬「隱性肥胖」高風險族群,應及早檢視生活習慣,從飲食與運動雙管齊下管理體重,為自身與下一代健康...
    健康新聞 良醫健康網 2025-11-20 
  • 他上班突頭暈、右手無力確診腦中風 部桃護理師曝6招預防風險
    46歲的林先生(化名)長期抽菸二十年,又有兩年糖尿病史,因工作忙碌經常外食、作息不規律。日前上班途中突然感到頭暈,右手也使不上力,同事見狀立即攙扶送至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急診。到院後步態不穩,經神經內科團隊評估後確診為急性腦中風。突如其來的病變令家屬相當震驚,也再次提醒中壯年族群,中風早已不是長者專屬...
    健康新聞 桃園電子報 2025-11-19 
  • 全穀飯好營養但好難吃?掌握正確煮法和食材搭配 顏色配對增美味!
    全穀類或全穀糧近年成為健康飲食的新寵,但迄今仍有不少人對它卻步,理由是它“又粗又硬”。然而事實上,全穀類保留了穀物的完整營養,包括纖維、維生素與礦物質,只要掌握正確浸泡、煮法與搭配技巧,不僅能改善口感,還能讓營養吸收更完整。從糙米到藜麥,全穀類不難吃,關鍵在於懂得讓它變得美味...
    健康新聞 醫識力 2025-11-19 
  • 長途司機久坐 肺栓塞險丟命
    一名53歲貨車司機因長期駕駛長途車、久坐少動,突然出現呼吸急促、胸悶氣喘症狀,胸部電腦斷層掃描發現罹患急性肺動脈栓塞。住進加護病房經每天施打抗凝血劑2次,治療5天後呼吸逐漸穩定,脫離危險期。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吳柏青指出,長時間久坐、活動量不足,加上肥胖、抽菸、服用避孕藥等生活習慣,都是導致血液...
    健康新聞 中華新聞雲 2025-11-17 
  • 全球流感疫情升溫 聯新國際醫籲出國民眾「提前2周」接種疫苗
    隨著年末將近,許多民眾開始計畫聖誕節、新年與春節假期旅遊。然而,全球流感疫情正逐漸升溫,特別是在長程飛行、密閉機艙中,病毒傳播風險也讓不少旅客擔憂。聯新國際醫院機場醫療中心醫師王懷蔚強調「預先接種疫苗、全程佩戴口罩」是保護自己與他人的不二法門。▲「預先接種疫苗、全程佩戴口罩」是保護自己與他人的不二法...
    健康新聞 桃園電子報 2025-11-16 
  • 父母在孩子用手機或社群前要做的兩件事
    心理學家 Jean Twenge 認為,越晚讓孩子擁有智慧型手機或使用社群媒體,他們長大後越有可能快樂且成功。為了幫助父母延遲孩子接觸科技產品的年齡段,Twenge建議至少提前六年就開始教導孩子如何安全健康地使用這些科技產品。她說,儘早開始有助於孩子與網路科技建立更健康的關係,從而幫助他們成長為適應...
    健康新聞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2025-11-16 
  • 想年輕就變年輕 醫授逆齡心法
    「如果心回到二十歲,身體會不會跟著變年輕?」這聽來像是幻想,但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社群平台貼文中引用哈佛大學經典研究指出,這個假設,竟真實發生過。早在1970年代,研究團隊邀請八位七十多歲長者進入一間「時光屋」——裡面播放著五十年代的音樂、黑白電視節目與舊報紙,所有細...
    健康新聞 中華新聞雲 2025-11-15 
  • 飲食順序至關重要
    人類表現與長壽專家蘇珊·費瑞十年前開始研究長壽與健康老化。如今,她已將這些研究成果融入臨床與生活中,並用來幫助年齡介於45到65歲的患者延緩衰老、維持活力。費瑞認為,中年正是人生健康的「關鍵轉折點」。她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在這個階段,只要做出一些改變,就能對身心健康產生最大的影響。」...
    健康新聞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2025-11-14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