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總覽

  • 1天1行小日記 寫出超強行動力
    為什麼要每天寫日記並回顧?我每天晚上的例行公事為「日記」、「散步」加「冥想」。再怎麼忙碌也必定會做這三件事。「回顧」正是...
    健康書訊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2023-01-14 
  • 停經後出血非逆齡,要小心! 「這些人」恐子宮內膜病變上身
    一名53歲已停經一年多的林姓婦女,日前又發現陰道出血,一度猜想是否保養得宜,身心狀態逆齡使得月經回歸。但是出血量多,出血...
    子宮疾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2023-01-14 
  • 把高GI食物變成低GI 高血糖4原則聰明吃
    吃低GI飲食可以讓血糖穩定,但若不得不攝取高GI食物,其實透過巧妙的搭配,就能將高GI食物成為低GI飲食。例如:吃白飯或...
    食物營養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2023-01-14 
  • 居家照護服務調整! 15日起「遠距關懷」僅高風險族群適用
    目前全球COVID-19疫情,以Omicron病毒及其亞型變異株的感染傳播為主,症狀比起過去的Alpha、Delta病毒...
    新冠肺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 2023-01-14 
  • 腦血管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四位! 醫籲「2大檢查」一定要做
    依據衛生福利部2021年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在國人十大死因排名第四位,僅次於惡性腫瘤、心臟疾病以及肺炎,隨著年齡的增長而...
    腦中風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2023-01-13 
  • 50歲男飲酒失去意識、無心跳! 搶救10日奇蹟甦醒未留後遺症
    歲末猝死頻傳,冷空氣報到更要提高警覺!50歲男子歡唱飲酒時突失去意識,送抵醫院已「院前心跳停止」,經急診、葉克膜與救心小...
    心肌梗塞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2023-01-13 
  • 新冠單株抗體再增2類人使用 誰符合條件?適用對象一次看!
    疫情升溫再加上許多新興變異株在全球傳播,許多高風險族群都需要多加注意,除了防疫措施不能鬆懈外,提前做好預防,增強自身抵抗...
    新冠肺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 2023-01-13 
  • 孩子「4現象」恐是憂鬱症上身! 總說討厭學校、沒朋友注意了
    再過一週學期就要結束,回想這學期以來孩子的言行舉止,是否有和之前不同?如果孩子出現討厭學校、總是說自己沒朋友、覺得孤獨、...
    兒童成長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2023-01-1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