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火鍋前看「身家資料」 瞭解湯頭肉品祕密

天氣一冷,許多人就想吃熱騰騰的火鍋暖暖身子,但您知道吃火鍋前還可以看「履歷」,了解湯底是如何製作的。為保障消費者權益,食品藥物管理署訂有相關規範,要求火鍋業者必須揭露湯頭和肉品的「身家資料」,包括湯底主要使用哪些食材製作、肉品是否為重組肉等,希望讓民眾吃得更健康、更安心。

吃火鍋前看「履歷」 湯底製作方式需標示

依據食藥署「直接供飲食場所火鍋類食品之湯底標示規定」,湯底的製作方式,需要清楚標示出主要食材或風味調味料內容。主要食材指的是熬製時占比最多的食材,如「番茄湯底使用番茄熬煮」,若有強調的口味也需標示所用的材料,例如「藥膳鍋以當歸、雞骨熬煮」,業者不能再以湯底是商業機密為由,含混帶過。

此外,湯底型態必須標明屬於「食材熬製」、「風味調味料調製」或「食材+風味調味料調製」,以避免業者誇稱,湯底是高等食材花時間熬煮,實際上卻是由湯粉沖泡而成。民眾消費時,不妨留意店家是否有在櫃台或明顯區域以立牌、桌牌、海報張貼、吊牌懸掛等方式標示。

留意肉品保存狀態 重組肉需特別註明

至於火鍋中的肉品,不論是火鍋店提供或在超市購買,消費者要特別留意,肉品保存的狀態,也要檢查冰櫃的溫度是否夠低,若溫度太高,很容易孳生細菌。火鍋店規格整齊的圓形肉片,若使用的是經過黏合或壓型等加工製成的重組肉,依規定須在外包裝或菜單上,註明「重組」、「組合」等字眼,並標註「僅供熟食」提醒。

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 大啖火鍋小心熱量

煮火鍋時要避免生熟食的交叉汙染,如夾生肉的筷子要另外準備。此外,除了大啖肉類之外,也要攝取青菜。如果鍋物中有根莖類、冬粉等食材,就少吃一點白飯,湯底則以清淡為佳,若配料中已經有豆腐、豆皮等,就少點一些肉類,以免一餐吃下太多熱量。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