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後及早恢復活動 免於肺動脈栓塞危害

「手術開刀」因為疾病、部位不同,有大小之別,不過小手術也不可輕忽,亦恐併發嚴重的急性肺動脈栓塞,導致死亡。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婦產部醫師許恒誠呼籲,手術後應儘早下床活動,便能加速腸胃蠕動排氣,降低血栓形成機率,避免急性肺栓塞危害。

子宮肌瘤切除術後喘、心跳快 竟是肺動脈栓塞

40 歲林小姐因長期經血過多與嚴重經痛,檢查發現直徑約 10 公分子宮肌瘤,進行切除手術,順利完成,但術後當晚,林小姐自覺越來越喘、心跳速率升至每分鐘 130 下,且血氧飽和度下降。經檢查顯示右心擴大、血液血栓值偏高,緊急肺部電腦斷層診斷為急性肺動脈栓塞,轉入加護病房,使用抗凝血劑治療後病情穩定,免於四肢及器官缺血缺氧後遺症,順利出院回家休養。

術後少動、久站久坐 增加血栓形成風險

對此,許恒誠醫師表示,急性肺動脈栓塞是手術後病人最嚴重、最致命的併發症之一,任何患者術後皆可能發生,發生率為 0.3 % 至 30 % 之間,其形成有 3 要素:血液呈現高凝固狀態、血管內皮受損、以及血流動力減少;由於病人在術後因傷口疼痛或自覺虛弱而少動,臥床時間拉長,因而大幅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風險。

其中,老人為好發族群,另外體重過重、代謝症候群、抽菸、靜脈曲張、有血栓或自體免疫之個人或家族病史、長期使用口服避孕藥或賀爾蒙製劑、懷孕、生產、癌症或長期臥床之病人都是高風險族群,加上現代上班族常久坐久站,也增加肺栓塞發生的風險。

初期症狀難察覺 高危險族群應提高警覺

許恒誠說明,血栓通常發生在下肢靜脈,經血流至肺部堵塞肺血管,導致病患肺部氧氣交換功能受損而缺氧;嚴重者可能急性呼吸衰竭、休克、甚至猝死,但病症初期表現異常性低,因此有「沈默殺手」之稱,常見症狀是呼吸急促、喘,也可能出現胸痛、咳嗽。

另外患者甚至可能出現呼吸、心跳過快、低血氧、單側遠端肢體腫脹疼痛等,因此,了解肺栓塞發生的高風險族群及危險因子,並隨時提高警覺非常重要;他呼籲,術後應及早讓自己能下床活動,加速腸胃蠕動順利排氣,便能降低血栓形成機率,避免引發急性肺動脈栓塞影響生命。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