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24907 8月大新冠重症男嬰 同時又染2種致命病菌

羅一鈞指出,「8月大男嬰重症,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個案,染疫後重症,同時感染三種不同微生物,包括新冠病毒、肺炎鏈球菌、綠膿桿菌,引發呼吸窘迫及敗血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公布國內新增25,17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4,907例本土個案及26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74例死亡。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最近兩三天(本土)疫情,也有可能會比2萬4再低一點。

各縣市個案分布

  • 新北市4,365例
  • 臺中市3,115例
  • 臺北市2,677例
  • 桃園市2,520例
  • 高雄市2,517例
  • 臺南市2,024例
  • 彰化縣1,151例
  • 屏東縣759例
  • 新竹縣693例
  • 苗栗縣644例
  • 雲林縣643例
  • 新竹市594例
  • 宜蘭縣543例
  • 嘉義縣529例
  • 南投縣452例
  • 花蓮縣407例
  • 基隆市381例
  • 臺東縣326例
  • 嘉義市245例
  • 澎湖縣168例
  • 金門縣133例
  • 連江縣21例

出現首例染疫併發急性心肌炎死亡案例、8個月大重症男嬰同時染「3種微生物」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今日新增149例中症及82例重症。另,今日新增74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43例男性、3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71例具慢性病史、41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

羅一鈞說明,其中最年輕死亡個案是一名發展遲緩的3歲男童,7/12時開始發燒40度、腹瀉以及活力、食慾下降情形,送往急診後發現血壓偏低、呼吸急促、有胸凹現象,經PCR採檢陽性,確診新冠肺炎,於當日安排住院,隔日病況再度惡化,轉加護病房並插管使用呼吸器、使用免疫球蛋白、瑞德西韋等藥物治療,病況仍持續惡化,造成多重器官功能變差,於7/17過世。死因為急性心肌炎與新冠病毒感染,也是台灣首例12歲以下兒童染疫併發急性心肌炎的病例。

另外,本日亦新增4例兒童重症個案,其中3位是MIS-C個案,分別為10個月大男嬰、6歲女童及7歲男童,狀況已好轉出院,另1位為8個月大男嬰,本身無慢性病史,7/6時有咳嗽發燒,隔日活力、食慾下降,送往急診後採檢確診新冠肺炎,X光顯示有肺炎且有呼吸窘迫與敗血性休克,因此收治加護病房並插管使用呼吸器,再經詳細檢查後,從尿液中發現有肺炎鏈球菌的抗原陽性,也從血液當中培養出綠膿桿菌。「這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個案,染疫後重症,同時感染三種不同微生物,包括新冠病毒、肺炎鏈球菌、綠膿桿菌,引發呼吸窘迫及敗血症,目前使用瑞德西韋與抗生素治療。」

有出國需求民眾,7/22起18歲以上可接種第4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表示,目前國內疫情趨緩,邊境政策逐漸開放,惟考量國際疫情仍持續嚴峻,經書面諮詢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意見並衡酌國內疫苗核准與供應現況,將自7月22日起,開放因工作需求需出國之18歲以上民眾接種第二次追加劑。

指揮中心表示,本次開放對象包括因外交、公務、洽商等工作需求需出國之18歲以上民眾,ACIP專家表示此對象可於出國2週前接種,惟仍應與第一次追加劑間隔150天以上,使疫苗發揮最大效益。

指揮中心提醒,此類對象前往接種時,除需攜帶健保卡、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之外,亦需攜帶邀請單位邀請證明、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准函或公司同意出國證明(3擇1),及機票,供接種單位核對身分。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疫苗接種為防疫工作重要一環,接種疫苗後可降低感染後重症及死亡的風險,尚未完成基礎劑及追加劑接種的民眾應盡速施打,符合第二次追加劑開放對象可依自身風險及意願評估接種,並持續做好個人防護及配合防疫/檢疫規範,以維護國內社區安全。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