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底鞋 有助減少跑步運動傷害
英國一項研究發現,跑步的人如果穿沒有氣墊的薄底跑步鞋(Minimal Running Shoes),且跑步時以前段腳掌先著地,比起以足跟著地,更能降低足部、腳部負擔、減少運動傷害發生機率。

降低跑步負載率 有助預防運動傷害
跑步時,足部著地時的作用速度稱為「負載率」(Loading rate),過去研究發現,這可能影響跑步受傷風險。研究人員以29名跑者為研究對象,想了解如何可以減少跑步時的負載率。

研究人員將這些跑者分成兩組,一組人穿薄底跑步鞋,另一組則穿一般跑步鞋,研究發現,如果穿薄底跑步鞋,加上跑步時以前段腳掌先著地,可以有效減少跑步負載率,而穿一般跑步鞋的人,無論是前段腳掌先著地,還是以腳跟著地,負載率所差無幾。

改變鞋款 跑步較不會受傷
研究首席作者英國艾希特大學學者哈娜‧瑞斯表示,許多人透過跑步,希望可以降低得慢性病風險,但一年當中,約有四分之三的人出現運動傷害。只要調整鞋子,就能減少運動傷害,而這很容易做到。不過許多跑步的人在買新鞋時受到誤導,常買到錯誤鞋款。

瑞斯指出,這項研究顯示,穿薄底鞋跑步、跑步時以前段腳掌先著地,可以降低足部負載率,這或許就能減少運動傷害風險。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運動醫學&科學〉期刊(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跑步時腳跟著地 容易產生垂直衝擊力
跑步時,足部著地方式主要分為腳跟著地、腳掌著地,以及腳尖著地三種。研究作者指出,跑步人口越來越多,幾十年來,雖然大家都想減少運動傷害發生,但跑步受傷比率還是居高不下。現代跑步者多半穿著有氣墊的跑步鞋,並可能以腳跟著地,當跑者以腳跟著地,足部每次落地,就會產生垂直衝擊力,若以前足著地,就比較不會產生這樣的問題。

研究人員也提醒,無論要改成新款跑步鞋,還是要改變足部著地習慣,都應該循序漸進,並在專業指導下逐漸做改變,千萬不要操之過急。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