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投稿

  • 心悸、胸悶竟是「胃」出問題?醫師解析「胃心症候群」8大症狀:該看哪科?做「這3件事」舒緩不適
    通常我們出現心悸、胸悶的症狀,直覺會認為是心臟出了問題。但有時候,這些症狀其實是「胃」造成的,也就是所謂的「胃心症候群(Roemheld syndrome,RS)」。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內科醫師邱淑娟表示,「胃心症候群」是指由胃腸道變化刺激的亦系列心血管症狀。症狀的誘發原因有二,第一...
    健康新聞 良醫健康網/編輯部整理 2023-05-11 
  • 翁深夜喉嚨痛 揪2公分魚刺
    1名70多歲陳姓老翁深夜因喉嚨疼痛送醫,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食道中有魚刺,經緊急進行食道鏡手術,取出2公分大的魚刺。花蓮慈濟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周昱甫表示,民眾不小心吞到魚刺可自我觀察2~3天,若喉嚨持續有異物感及疼痛,建議到醫院檢查,避免引起頸部感染。周昱甫說,誤吞魚刺可以先試著咳出,或請人協助查看是否...
    健康新聞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2023-05-11 
  • 果農種田遭蛇咬 醫師讚其冷靜處理是保命絕招
    天氣轉熱又是蛇出沒的季節,李姓男子日前到有機果園作田間管理時,不慎被蛇咬傷,他冷靜處理,請友人開車送醫,最後在確定沒有出現任何症狀下出院;醫師謝國章讚李男冷靜處理,找人開車更是保命絕招,手部可以自然下垂,避免血液回流心臟,否則極有可能毒性中途發作。家住宜蘭的李男說,他定期到台東兩處有機釋迦園和梅園做...
    健康新聞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2023-05-10 
  • 20多歲妙齡女沒心跳突然倒下 藉3D立體定位電燒保命
    一名20多歲年輕女性,工作時失去心跳與呼吸突然倒下,在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簡稱AED)急救下,恢復生命徵兆,到醫院後發現竟然是罕見先天性心臟病WPW症候群患者,因為較常人多了一束傳導組織,導致嚴重心律不整,具極高猝死危機。幸好在主治醫師實施3D立體心臟電燒手術後,成功去除心臟不正常放電點位,讓心...
    心律不整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2023-05-09 
  • 四旬男酒精成癮出現暴力行為 戒斷期合併譫妄死亡率近10%!
    5月9日為「台灣無酒日」,根據台灣國民健康署2018年的統計,平均每天有11名飲酒者因不當飲酒行為失去生命;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陳益乾呼籲,飲酒有害身體健康,建議以茶代酒。45歲的周先生,從高中時期開始接觸含有酒精的飲料,每天喝一罐烈酒已成為他的習慣,若沒飲酒情緒就會變得暴躁、焦慮,甚至出現暴...
    健康新聞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2023-05-08 
  • 合適的腎臟替代療法 由「醫病共享決策SDM」決定
    64歲劉小姐慢性腎臟病第五期,面臨要抉擇哪一種腎臟替代療法。屏東榮民總醫院腎臟科醫師歐世祥,為劉小姐介紹各種替代療法的優缺點,醫療團隊與病患及家屬進行SDM(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一同選出最適合劉小姐的治療方式。劉醫師表示,當我們腎臟受到特定損壞,時間超過三個月...
    健康新聞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2023-05-08 
  • 鞋子越買越大、容易咬舌頭、聲音變低沉,肢端肥大症警訊與治療
    「那是一位60歲的女性病患,原本是因為甲狀腺長了很多結節而來做檢查。做完甲狀腺超音波後,我發覺她的手腳比較大、額頭比較寬、嘴唇比較厚,於是便建議她抽血檢測生長激素和生長因子。」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鄭畬方醫師回憶,「檢查結果顯示,她確實患有肢端肥大症。除了造成肢體末端肥大之外,也導致各個器官...
    健康新聞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2023-05-07 
  • 設定鬧鐘養成規律用藥的好習慣,掌握控糖要領才能避免危險併發症
    目前在醫院服務的洪女士,一年前於健康檢查時發現自己有糖尿病,但一開始在用藥上卻遇到了難題。「剛開始工作繁忙,經常忘記吃藥,後來更因為吃藥有時會腹瀉、甚至有低血糖,我就沒有定期服藥。」洪女士說,「直到有一次身體不適,經過醫師說明後,才了解沒有規律用藥容易造成血糖波動,不僅容易發生暈眩、疲憊等急性症狀,...
    健康新聞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2023-05-07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