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手術最怕吻合處滲漏  ICG螢光顯影影像輔助系統幫大忙

大腸直腸癌的發生原因與國人飲食改變有關,因此,平時應多注意避免高熱量、高醣和高脂肪為主的飲食。

罹患乙狀大腸癌的86歲女性接受手術治療時,經由螢光顯影影像輔助系統幫助,發現原本預定截斷腫瘤遠端腸道位置的血管灌流量不夠好,於是手術醫師當下決定多截斷一段腸子,直到血液灌流好的地方再來做吻合,避免吻合處的腸壁癒合不完整而滲漏,導致腸道內容物與腹腔相通的併發症,嚴重的會引發腹內膿瘍或敗血症等情況。

第一至第三期腸腫瘤以手術治療 腸道吻合處滲漏易致併發症

成大醫院直腸外科林威廷醫師表示,大腸直腸惡性腫瘤第一期到第三期皆以手術切除治療為優先,第二期和第三期術後會追加輔助性化學治療,來減低復發之可能性;第四期會經由跨團隊多科整合討論,先進行化學治療併合併標靶藥物治療,視後續治療情況再決定是否開刀。

然而,除第四期外,大多能進行微創手術,但手術切除後的腸道吻合處滲漏是最令人擔心的併發症,為改善這個問題,成大醫院從2019年引進螢光顯影輔助影像系統,以減少腸道吻合處滲漏的發生機率。

螢光顯影輔助影像系統 降低腸道吻合處滲漏機會

林威廷醫師說明,螢光顯影輔助影像系統是在術中配合使用靛氰綠螢光藥劑,即時提供手術醫師清楚掌握完整的腸道血管供應和組織結構整體性,判斷腸道血管灌流量是否良好,以能更精準掌握腸道血流灌流程度,達到減少腸道吻合處滲漏的發生機率,減低手術併發症的發生率,讓病人達到更好的效果與生活品質。

大腸直腸癌與飲食有關 出現這些異常快就醫

林威廷醫師指出,大腸直腸癌的發生原因與國人飲食改變有關,因此,平時應多注意避免高熱量、高醣和高脂肪為主的飲食。他也提醒,民眾有疑似血便、裏急後重,或排便習慣改變等,建議到大腸直腸外科門診諮詢,醫師會根據臨床症狀、身體檢查和是否有相關危險因子評估,必要時並安排相關檢查幫助診斷。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