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惟華

▋專區簡介

◆現職
愛家自然診所院長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兼任副教授
三軍總醫院兼任主治醫師
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
德國POLYGREEN醫療顧問
行政院經濟部衛生及醫療器材國家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
 
◆學歷
英國牛津大學神經學博士
國防醫學院醫學學士

◆研究專長
自律神經、臍帶間質幹細胞

▋自然醫學衛教

  • 哈佛最新研究證實: 吃紅肉增加乳癌的風險
    乳癌是台灣婦女最常見的婦女癌症,也是癌症十大死因的前四名,其標準化死亡率也逐年明顯增加。哈佛大學研究團隊在2014年6月10日《英國醫學期刊》線上發表前瞻性群體研究,發現在成年時期飲食中的蛋白質來源與日後罹患乳癌風險之間有明顯地關聯。每天每多吃一份紅肉,日後就會增加13%罹患乳癌的風險。研究的對象是...
    健康新聞 2014-06-16 
  • 吃加工肉類增加罹患心臟衰竭和死於心臟衰竭
    有關吃紅肉與心臟衰竭風險的流行病學研究很少。瑞典和波蘭華沙生命科學大學的團隊在2014年6月《循環:心臟衰竭》期刊,發表研究瑞典男人攝取未加工和加工紅肉與心臟衰竭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關係。這個以人口為基礎的前瞻性研究群體,包括起初沒有心臟衰竭、缺血性心臟病或癌症病史的37,035位年齡45-79歲瑞典...
    健康新聞 2014-06-14 
  •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動物性脂肪增加乳癌的危險
    哈佛大學研究團隊在2014年6月《乳癌研究和治療》期刊線上發表前瞻性群體研究20年的結果,發現成年婦女攝取高含量的動物性脂肪會增加18%日後罹患乳癌的風險,其中停經前的婦女吃動物性脂肪增加21%乳癌的風險,而停經前的婦女吃高膽固醇的食物,更增加32%日後罹患乳癌的風險。研究的對象是參與哈佛護士健康研...
    健康新聞 2014-06-14 
  • 研究人員發佈預防癌症強而有力的飲食指南
    醫學研究發現某些食物和飲食模式與降低癌症風險以及提高診斷癌症之後的存活率有關。這些研究已經形成了癌症組織據以建議飲食指南的基準。可是,由於營養學研究中的空白,對某些癌症還難以做飲食推薦。美國責任醫師協會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在2014年5月《美國營養學院期刊》發表文獻回顧,特別建議對癌症風險影響有堅實證...
    健康新聞 2014-06-10 
  • “細胞共振治療”揮別失眠/恐慌的夢饜
    有位中年男性病友,10多年來晚上11點上床常常會東想西想導致入睡困難,要躺一個小時才能入睡;並且在半夜1點多很容易醒來,再也無法入睡。早上8點起床後,精神很不好,很想再睡。在服用腦部共振食物,第1天睡覺時就感覺全身放鬆,很快入睡。7天後睡覺全身放鬆,呼吸也沒有不順了。21天後除了入睡沒問題之外,半夜...
    健康新聞 2014-06-09 
  • 農委會感染動物的狂犬病實驗 讓台灣人民寢食難安
    美國知名脫口秀「艾倫秀」主持人艾倫.狄珍妮上週致函農委會陳主委,希望台灣不要用動物做感染狂犬病的實驗,因為不人道且無科學必要。而主委回應立委質詢,竟然宣稱狂犬病一旦發生,難用現有疫苗處置!難道是指農委會現行採購施打的狂犬病疫苗對台灣的鼬獾狂犬病毒沒有保護作用﹖根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手冊指出:...
    健康新聞 2014-06-02 
  • 共振治療的文藝復興
    人們一聽到電磁波,馬上就與疾病聯想在一起。的確,會讓人體產生不和諧振動的電磁波,對身體就有不良的影響。就像吵鬧的噪音令人心煩氣躁,而優美的音樂卻令人心曠神怡,其實聲音本身就是一種振動的音波,也會讓人產生共振的現象。同樣的,能讓身體產生和諧振動的波頻,也會對身心帶來良好的效果。「共振」是物理學的專有名...
    健康新聞 2014-05-30 
  • 和諧共振創造健康
    你知道嗎?我們這個萬物繽紛、萬紫千紅的世界是由「共振」所產生。共振是指一個物體發生振動時,會引起具有相同振動頻率的另一個物體也發生振動的現象。例如,音響喇叭的「共鳴」和振盪電路的「諧振」都是一種共振現象。微觀世界的電子、質子、中子等物質都是由不同振動頻率的粒子所組成,粒子運動的能量從電磁波頻譜來看,...
    健康新聞 2014-05-29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