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好方法 孕媽咪安度冬天(上)

在懷孕的過程,孕媽咪難免會出現不適症狀。除了體內荷爾蒙變化所影響,胎兒成長亦對母體造成負擔。因此,中醫、西醫聯手針對孕期常見症狀提出分析與應對方法,讓準媽咪安度10個月孕期,輕鬆愉悅度過每一天!
 
7個好方法,孕媽咪安度冬天
十個月懷孕生子的心情很美好,然而因懷孕所出現的種種不適也經常折磨著孕媽咪,對於孕期常見的不適,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中醫內兒科主治醫師楊政道指出:「包括頻尿、皮膚乾癢、抽筋、胃灼熱、水腫等;不過從中醫的觀點來看,這些症狀都起於同一個原因。」
 
孕期不適起於母體劇烈變化
其實這些症狀都與母體變化有關,一般而言孕期分為前、中、後三期,前期最常見的不適即是頻尿,但也有人後期才出現。之所以會產生頻尿感,第一個因素是懷孕初期子宮急速的增長,導致子宮在前傾時會壓迫膀胱而造成頻尿感;第二個原因則是黃體激素大量分泌造成器官變得較敏感。也有的孕媽咪在第三孕期的頻尿會比較明顯,可能是腹壓造成。
 
除了頻尿,懷孕初期的孕媽咪也會覺得乳頭不舒服,楊政道醫師分析,不僅荷爾蒙的改變會造成乳頭變得敏感,再者,開始增生新的乳管也會讓媽媽感到些微的疼痛。至於懷孕中期經常出現胃灼熱、脹氣、便祕等問題,也是起於荷爾蒙的關係。由於荷爾蒙會讓腸道肌肉較放鬆,甚至也讓胃的括約肌較鬆,因而容易出現胃食道逆流、產生胃灼熱;或讓腸道放鬆、蠕動變慢,導致孕媽咪有便祕現象。
 
而中後期較易出現抽筋的原因,除了子宮壓迫主動脈導致血液循環變差,當大量血液往子宮輸送,造成下肢的血循不足也會引起抽筋。而抽筋往往不見得是缺鈣,多是缺氧。
 
何為妊娠惡阻?

脾肺功能不好,水分通調不佳,易引起水腫。
 
至於從中醫角度來看,早在戰國時期即有妊娠十月養胎的專書,而到宋朝時期中醫婦科已蓬勃發展,亦有許多專門處理妊娠問題的記載,楊醫師說明:「在中醫裡有所謂的『妊娠惡阻』一病,即包括了脹氣、灼熱、噁心、嘔吐、疲倦等不適症狀。」
 
從中醫觀點來分析這些病因其實很簡單,中醫是以木、火、土、金、水五行做為理論依據分類五臟,而中醫的五臟與西醫的五臟有些相似卻不完全一樣,以腎臟為例,在西醫是作為泌尿系統或排毒過濾系統;可是中醫除此外卻還包含了生殖範圍,生殖內分泌一環在中醫即是由腎來主導,因此,腎臟在孕期有很大部分的運作必須主導胎兒成長內分泌的調控。
 
而在五行的觀念裡,水生木,腎臟屬水、肝臟屬木,因此腎臟會滋養肝臟,然而當腎臟忙著提供胎兒的生長,例如:應付懷孕過程的內分泌變化等,也會讓腎臟變得忙碌而難以照顧到肝臟。當腎的能量無法傳到肝臟時,腎水無法濡養肝木,肝氣會變得較為橫逆,而肝主導的部分像筋膜或血等,會變得較燥而容易造成抽筋,連帶著也會讓皮膚較乾燥。
 
肝氣橫逆會影響脾胃
除此,在五行中,木會尅土,肝氣橫逆會影響屬性為土的胃和脾,不僅造成孕婦消化不良、胃灼熱、胃脹氣等狀況,還會引發水腫。楊政道醫師深入解釋,在中醫裡脾與肺掌管體內水分的輸送與調控,如果脾氣虛、肺氣虛,脾肺功能不好,水分通調不佳,則易引起水腫。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