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痘痘不斷冒出,讓在意外表的青少年自信受挫!最新調查顯示,年輕族群有超過8成對青春痘感到焦慮,卻只有5%曾經就醫。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TARS)邱品齊理事長表示,青春痘未妥善處理可能留下痘疤、影響深遠,呼籲青少年尋求醫療協助,目前也有包括外用A酸在內的眾多治療武器可供選擇。
社群媒體的興起讓社會進入看臉時代,「容貌焦慮」更是越來越常見。擔任TARS 形象大使的知名YouTuber黃氏兄弟瑋瑋也分享,自己在國中時期大爆痘、天天戴口罩遮醜,還聽信親友建議,使用強力去角質的磨砂膏、用檸檬片敷臉等,結果祛痘不成,還惡化成敏感肌,希望民眾有肌膚問題應積極就醫,不要像他一樣誤信偏方、延誤治療。
痘痘讓人對容貌不自信 調查:青少年比成人更焦慮
邱品齊理事長表示,多數人都有過長青春痘的經歷,而現今大家都喜歡自拍、在網路上分享生活,讓容貌問題變得更顯而易見。「2025 TARS青春痘與容貌焦慮大調查」研究對象為1千位12至35歲民眾,結果顯示,有痘痘、痘疤的人對自身外貌不滿意的比例,比沒有該困擾的人高出2倍以上。
12至17歲的族群,對青春痘感到焦慮的比例更是比成年人高。同時調查也發現,這一族群有高達7成認為痘痘問題會影響自己的課業表現,也經常拿自己的外表與網紅、明星做比較,使用修圖軟體的比例超出非青春痘患者4倍以上。邱理事長指出,這顯示了青春痘不只是皮膚問題,還會對青少年造成心理壓力,呼籲家長、老師都應提高關注和給予協助,別讓孩子獨自面對。
皮膚醫說明痘痘成因 第四代外用A酸擴充治療武器
調查結果也顯示,有痘痘問題的年輕族群,只有3成知道正確的治療方法和預防痘疤的措施,更有半數曾用偏方治療。青春痘延誤治療,可能造成痘疤形成。台北長庚醫院皮膚部黃毓惠醫師指出,很常遇到患者痘痘已痊癒,但痘疤卻要再持續治療半年至一年才消除,特別是凹陷型痘疤會因為自拍角度和燈光變得更明顯,成為患者一大困擾。
黃毓惠醫師表示,毛囊不正常的角化以及皮脂腺分泌過多油脂會引起粉刺,再加上周圍的厭氧菌造成發炎,就形成了痘痘,保養品或治療方式的選擇應針對這三點來控制。目前臨床治療方式眾多,有外用藥膏、外用保養品、口服藥物以及醫美或醫療器材治療等。其中,台灣皮膚科醫學會2023年發表的「痤瘡臨床治療共識」中,已將外用A酸列為第一線用藥建議,可用於不同嚴重程度的痤瘡治療。
黃毓惠醫師說明, A酸有助減少毛囊開口角質堆積、抗發炎,而過去傳統A酸在臨床使用上常見有紅腫、脫皮、刺激等副作用;現在則有第四代外用A酸,屬於高選擇性的受體抑制劑,臨床觀察到皮膚副作用有所改善,為患者提供多一項選擇。唯藥物選擇應根據患者膚質與反應判斷,建議經由專科醫師評估治療。
醫說明就醫時機+預防策略 衛教資訊「這裡」看!
黃毓惠醫師表示,只要開始有粉刺出現,就應該開始留意膚況和觀察是否需要就醫,而常見的保養誤區包括:認為長痘痘是因為清潔不夠而過度清潔,導致皮膚乾燥;以及認為皮膚很油就不敢擦乳液,反而讓皮膚變得更乾燥脫皮。此外,荷爾蒙失調常與壓力和熬夜有關,建議保持正常作息、睡好「美容覺」,飲食方面則盡量避免甜食和高油的食物。
邱品齊理事長指出,近日協會正在籌備針對青春痘問題的系列講座,並邀請皮膚科專科醫師說明痘痘對於青少年心理的影響和正確的治療方式,同時已設立TARS官方LINE@,陸續發布有關青春痘治療和照護的衛教資訊,有需求的民眾可以善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