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檢發現「甲狀腺結節」先別慌!醫:9成屬良性 留意3警訊可能是癌

甲狀腺結節超過9成為良性,民眾無須過度恐慌,但如果結節生長速度快、頸部其他地方也有腫大,或伴隨聲音沙啞、有疼痛感,都要提高警惕。

甲狀腺結節超過9成為良性,民眾無須過度恐慌,但如果結節生長速度快、頸部其他地方也有腫大,或伴隨聲音沙啞、有疼痛感,都要提高警惕。

拿到健檢報告被說有「甲狀腺結節」,難免讓人感到緊張。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新陳代謝科陳思達醫師表示,近年來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癌的發生率都有上升趨勢。雖然台灣已經不是地區性甲狀腺腫的流行地區,但超音波檢查發現仍有超過3成民眾可能有甲狀腺結節而不自知。甲狀腺結節超過9成為良性,民眾無須過度恐慌,但如果結節生長速度快、頸部其他地方也有腫大,或伴隨聲音沙啞、有疼痛感,都要提高警惕。

甲狀腺結節常見於女性、長者 多無明顯症狀

甲狀腺結節是相當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好發於女性和年長者。陳思達醫師說明,甲狀腺位於喉結下方、氣管兩側,形狀像蝴蝶般,正常情況下摸起來平坦柔軟;當組織過度生長、出血或形成囊腫時,就會有突起的腫塊,可以是單一個或多個結節同時出現。

甲狀腺結節患者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多數在進行例行性體檢或其他醫療檢查時意外發現。少數患者會因為結節較大,觀察到頸部腫脹,或是腫塊大到壓迫周圍組織才會主動就醫。

甲狀腺結節惡性比例5-10% 出現這些警訊要當心

陳思達醫師指出,約有90%以上的甲狀腺結節屬於良性腫瘤,惡性腫瘤僅占5到10%。甲狀腺結節組織細胞生長速度比正常細胞快,長期下來可能會逐漸變大,但臨床觀察大多數結節會維持原來大小,很少在短時間內明顯增大,除非是出血性囊腫或亞急性甲狀腺炎等疾病。

不過,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就需要特別留意可能的癌變風險:

  1. 惡性腫瘤通常生長速度較快。
  2. 若在甲狀腺以外的頸部發現淋巴結腫大,可能代表甲狀腺癌已轉移至淋巴腺。
  3. 如果原本說話聲音正常,突然變得沙啞或有疼痛感,也可能是警訊之一。

結節良性、惡性如何區分?5大特徵助判斷

要準確區分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陳思達醫師表示,必須透過超音波檢查及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醫師會從五個特徵進行綜合評估,即結節大小、邊緣是否規則、超音波回音性質高或低、寬度與高度的比例,以及是否出現鈣化現象。如果結節體積增大、邊緣呈現不規則狀、高度超過寬度,同時有低回音性和伴隨微小鈣化點,這些都是疑似惡性的重要指標,需要進一步確診。

良性結節以追蹤、觀察為主 必要時考慮手術

對於確診為良性的甲狀腺結節,陳思達醫師建議定期追蹤觀察即可。只有在結節過大壓迫到氣管或食道、產生不適時,才需要考慮手術治療。甲狀腺切除手術約有3到5%的併發症風險,包括喉返神經或副甲狀腺受損,可能導致聲音沙啞、低血鈣等問題。此外,切除甲狀腺後會影響荷爾蒙分泌,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因此非必要情況下不建議以手術作為首選,患者也可與醫師針對治療選擇進行討論。

有異常可赴「這些科別」檢查 醫籲:良性也要定期追蹤

陳思達醫師提醒,民眾應多關心甲狀腺健康,若發現異常或有疑慮,可至內分泌新陳代謝科、耳鼻喉科或影像診斷(放射)科進行檢查。如果醫師從超音波發現結節有癌化可能,需要進行細針穿刺確認時,千萬不要因為害怕而延誤治療時機。雖然甲狀腺結節成因尚不明確,但陳醫師建議民眾適當攝取碘,並盡量減少食用容易造成甲狀腺腫的食物,良性結節雖不影響正常甲狀腺功能,但還是要定期追蹤檢查,確保甲狀腺健康。

資料來源:台灣甲狀腺醫護衛教暨健康促進協會 - 發現甲狀腺結節!這是壞東西嗎?會不會變大?為何沒症狀?醫師一次解答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