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粧品容易變質? 適量添加防腐劑降低感染

為了降低遭受微生物污染的風險,化粧品會添加適量防腐劑,確保保存及使用過程中不易變質。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化粧品因含有大量水分、油脂,容易導致微生物滋生。為了降低產品遭受微生物污染的風險,化粧品會添加適量防腐劑,以確保保存期間及使用過程中不易變質。

添加防腐劑 能夠延長保存期

食藥署說明,若沒添加防腐劑,化粧品保存期限可能非常短、且很快就會被細菌及黴菌入侵繁殖,導致產品腐敗變質,對人體的危險遠超過防腐劑。因此,在容許範圍內適量添加防腐劑,民眾無需過度擔心。

一般在化粧品中添加防腐劑有兩種作用:

  1. 讓化粧品內的微生物營養細胞死亡:

製造過程中,通常是利用化學方式破壞細胞壁,或干擾微生物的生化作用途徑。

  1. 建構微生物不易繁殖或萌芽(針對孢子)的環境:

停止或減少微生物的生長。不同防腐劑對於各類化粧品的防腐效能、抑制微生物的範圍有所不同,而化粧品的性質(如pH值)也會影響防腐劑效能。

57種化粧品防腐劑 衛福部明訂限制

為配合所有產品配方需求,多數化粧品不會添加單一成分防腐劑,而是用組合多項防腐劑的配方,以達最佳的防腐效能。為保障國人使用化粧品安全,衛生福利部已公告「化粧品防腐劑成分名稱及使用限制表」,該表包含共計57種化粧品防腐劑限量規定與使用限制,持續參考科學評估風險結果,把國際規範納入評估標準,並適時調整防腐劑成分使用基準,以供業者使用配方時有跡可循,更能保障消費者使用安全。

食藥署提醒民眾,化粧品應盡量存放於陰涼處,避免高溫曝曬、潮濕等空間,特別在臺灣氣候普遍潮濕,化粧品可存放於防潮箱,或者保持室內通風、開啟除濕機等方式存放,使用過程要避免手部直接接觸產品,因為手上可能含有細菌、汗水、皮屑等汙染源,建議多使用化粧筆刷、粉撲等間接接觸化粧品,以減少人為汙染。

化粧品後若肌膚出現不適

若正常情況下使用化粧品出現皮膚不適、紅腫、疼痛、發癢等症狀,請及早接受醫療建議,切勿自行診斷買成藥來擦,在原因尚未釐清前,最好的方式是找醫師診斷,並攜帶使用的化粧品(包含產品全成分標示)說明不適症狀、日常生活情形及是否有口服或外用藥品等狀況,讓醫師評估原因與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