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304?不鏽鋼餐具怎麼選?食藥署解答

不鏽鋼俗稱「白鐵」,指的是在鐵中額外加入鉻、鎳、錳、鉬等元素所製作的合金

耐碰撞、好清洗的不鏽鋼餐具,是許多人購買環保餐具時的首選材質。但是,您知道購買不鏽鋼餐具時該怎麼挑選?有需要定期換新嗎?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邀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吳俊逸助理教授與大家分享不鏽鋼餐具的小知識。

買不鏽鋼餐具時,認明「3開頭」的數字

吳俊逸助理教授表示,不鏽鋼俗稱「白鐵」,指的是在鐵中額外加入鉻、鎳、錳、鉬等元素所製作的合金。添加這些金屬能讓不鏽鋼的生鏽速度減緩,但不代表完全不會生鏽,而在這些元素中,主要能延緩生鏽的元素是「鉻」,鉻含量要達到11%以上才能延緩生鏽。

不鏽鋼材質具有國際通用的特殊編號,主要為200系列、300系列、400系列,不同系列與數字,表示裡面含有的金屬成分與含量不同,適合的應用也不同。其中,300系列的鉻含量足以延緩生鏽,材質特性也較適合用於製造餐具。

吳俊逸助理教授說,購買不鏽鋼餐具時,只要記得挑選「3開頭」的304、316材質即可,而316會比304更耐用一些。在挑選不鏽鋼餐具時,除了看號碼,還要以稍微有點厚度、拿在手上有點厚實沉甸感者為佳,較厚實的不鏽鋼餐具比較不會被破壞彎曲,更為耐用。

不鏽鋼餐具會吃到重金屬?微量別擔心

食藥署表示,「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對不鏽鋼餐具訂有相關標準,符合標準之產品較無重金屬溶出的疑慮。因此民眾購買時,要選擇來源可靠的餐具廠商、符合標準之產品。

吳俊逸助理教授也補充,過去坊間謠傳使用不鏽鋼餐具可能導致錳中毒,事實上,食藥署在2012年時已針對不鏽鋼餐具進行錳含量與溶出之相關測試,合法不鏽鋼餐具的錳溶出量遠低於攝取量,此外,人體每天本來就會需要攝取微量的錳,微量錳並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因此不用過於擔心。

文章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第962期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