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受困如何「自救」增加獲救機會? 切記!壓傷骨折別做1事以免大出血

地震傷者可能會有擦挫傷、開放性傷口、骨折、壓砸傷症候群等,需醫療團隊協助處理。

日本石川縣地震災情引起多國關注,而台灣也和日本一樣常有地震發生,若是不幸受困於倒塌的瓦礫間,並有骨折、出血、壓傷等情形時,在獲救前民眾該如何自救,增加獲救機會呢?獲救後醫療團隊又會如何進行醫療處置呢?臺北榮總急診部災難醫學科黃獻皞主任告訴你!

地震常造成哪些傷害? 現場、急診如何醫療處置?

根據台灣急診醫學會資料顯示,地震發生時醫療團隊施行的醫療處置,以軟組織(如:擦挫傷、開放性傷口)、肌肉骨骼傷害(骨折、壓砸傷症候群)為大宗。

當傷者順利獲救脫困後,醫療團隊會分別在災難現場、急診進行不同的治療處置。黃獻皞主任表示,像擦挫傷在災難第一現場,醫療團隊可以先換藥、局部處理,送到急診後假如有傷口可以進一步做局部縫合。

再來較嚴重的就是骨折、壓傷,黃獻皞主任提到,壓傷後再灌流可能會導致肢體腫脹、肌肉傷害、橫紋肌溶解症等,進而造成腎臟的損傷、腔室症候群,因此當傷者脫困後,會先幫傷者打點滴,若有骨折、斷肢會先進行固定,固定後就要盡快後送急診。

黃獻皞主任表示,當傷者送往急診後,醫師會盡快確認再灌流、肢體腫脹的程度,進行抽血檢查,了解是否有造成腎臟傷害、腔室症候群等,甚至會進一步注射藥物避免腎臟傷害,這些是在急診室才有辦法做到的醫療處置。

未獲救前傷者該怎麼自救? 骨折、出血「這樣做」

不過在地震災害發生後,搜救過程中可能會遇到重重阻礙,沒辦法立即將所有受困的傷者一次救出,在尚未獲救前,這些傷者該如何「自救」,增加成功獲救的機會呢?

黃獻皞主任表示,假如有骨折的情形,千萬不要移動,因為斷掉的骨頭切面很尖,晃動斷肢有可能會割斷周邊的組織,包含神經、血管等,神經如果斷了還能手術接回,但最擔心的就是血管,一旦割斷破裂會大出血。

所以如果不幸骨折,又沒有專業醫療人員在場,傷者不要自己嘗試復位,也不要隨意移動。黃獻皞主任建議,原本是什麼姿勢就盡量維持同樣的姿勢,盡量待在原地然後趕快求救,等專業人員來固定處理,萬一骨頭斷掉後不幸內出血,只要不是流到外面都有可能會稍微止住,這時可以盡量補充水分自救。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