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肺癌病友影響收入、四分之一失業 健保給付成救命關鍵

三大病友團體與王先生共同呼籲晚期肺癌治療跟上國際治療(由左至右)癌友王先生、陳崇裕醫師、肺長壽協會理事長Alan、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

肺癌確診人數及死亡人數已破萬人,蟬聯12年的頭號奪命腫瘤,近6成確診時已晚期,提升肺癌治療成效為重要課題。社團法人肺長壽協會完成國內首份的「肺癌治療滿意度大調查」,獲得近2000名癌友的響應,發現健保給付為治療滿意度關鍵。

癌友治療滿意度受健保給付影響 九成因癌症治療而影響工作

為了解肺癌癌友在治療後對生活、工作的影響狀況,肺長壽協會本月完成國內首份肺癌癌友治療滿意度調查,共蒐集1,956份問卷。肺長壽協會理事長Alan表示,適合標靶藥物患者54%有健保給付,適合免疫治療或免疫合併療法僅40%有健保給付,免疫療法因自費負擔較重,導致其不滿意度高於標靶治療。根據健保署最新資料,去年在癌症治療給付的健保資源分配上,免疫治療僅占4%,但本土研究顯示,有近37%的肺癌患者適合免疫相關治療,顯示健保在免疫治療的資源投注上,應更貼近實際需要。

治療副作用帶來的不便,最令晚期肺癌癌友困擾,近80%因治療導致體力變差、易疲倦,50%身體功能受損影響工作起居。81%的晚期肺癌患者認為目前健保的治療給付不足,逾90%的晚期肺癌患者支持健保放寬及加速給付創新治療。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分享,此次調查發現,60歲以下的晚期患者中,55%扮演家中的經濟支柱,其中9成表示治療已直接影響工作出勤,且收入降低幅度不低,65%月收至少減1萬,更有高達25%的癌友因此失去工作。

肺癌中的肺麟癌不易由LDCT被早期發現,肺癌患者近6成確診時已晚期。發起肺肺揚揚台大雲林肺癌病友會的台大雲林分院胸腔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崇裕表示,肺癌癌友無法選擇腫瘤基因和型別,一旦患者無法使用標靶藥物,若不符合免疫治療的健保給付條件,就只剩傳統化療可用。肺癌當中的肺鱗癌目前健保給付化療,雖然三年前開始給付免疫治療,但健保條件嚴苛,導致肺鱗癌預後差、多數患者的存活期僅一年左右。

花光棺材本只求活命 肺鱗狀細胞癌患者如被健保遺忘

王先生2019年在健康檢查中發現3公分的肺鱗狀細胞癌,手術後卻在去年復發,且因沒有腫瘤基因突變,加上PD-L1低表現量、不符合健保給付免疫治療門檻,初期以傳統化療為主,但長達半個月的時間吃不下、持續嘔吐,體重最多狂掉10公斤的副作用卻讓他無法負荷。在與主治醫師討論後,決定把退休金拿來自費免疫治療,他吐露心聲:「抗癌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看是要錢還是要命!」歷經第一次免疫治療後,王先生恢復體力,才有信心面對接下來的治療。

陳崇裕說,根據國際治療指引,針對沒有腫瘤基因突變的晚期肺鱗癌患者,首選治療建議為免疫合併化療,國外研究顯示,其中位數存活期可達30.1個月,相較於傳統化療只有12.7個月,免疫合併化療的存活期約為化療的2.3倍,不過目前的健保給付仍僅限單用免疫治療,盼能盡速趕上國際趨勢,以改善晚期肺鱗癌患者的臨床治療。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