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長期貧血 竟是大腸癌末期

大腸癌已有年輕化趨勢,過去大腸癌約在四十歲後始出現,然而近日針對上萬起腸胃鏡檢查病例的統計中指出,其中有九位確認罹癌病患僅二、三十歲,之中女性比例佔了七成。
 
日前一位十八歲少女因經常食用鹹酥雞作為消夜,同時也有長期貧血的症狀,就醫後才發現已是大腸癌晚期,經由治療後已逐漸恢復健康。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暨營養學院副教授劉輝雄表示,現代人飲食西化,高脂少纖維,加上生活壓力大,導致大腸蠕動變差,促使大腸癌的發生。
 
醫師提醒,大腸癌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現今大腸鏡技術已有提升,檢查過程中較不會產生疼痛,也不須全身麻醉,如當下發現異常,可馬上透過內視鏡手術切除,傷口縫合後當天便能返家。
 
正確的飲食習慣及生活作息是預防大腸癌的不二法門,高纖少油脂、適度運動、戒菸、戒酒等。醫師強調,若是早期發現大腸癌,經由手術治療後,治癒率高達百分之百,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大腸鏡檢查,勿耽誤黃金治療期。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