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本年4月6日接獲某醫院通報結核病個案,立即進行收案管理及疫情調查,疫調發現個案為北市某大學三年級在學學生;該局於4月25日對接觸者辦理衛教說明會,並於當日完成158位接觸者之胸部X光檢查,結果均正常;5月15日完成156位接觸者之結核菌素測驗(餘未完成者已轉介至醫院),5月17日判讀測驗結果,其中71位結果為陽性(≧10毫米),衛生局已轉介至胸腔科或感染科門診,由專科醫師評估是否進行預防性投藥。
北市衛生局說明,對校園結核病個案之接觸者將持續追蹤及關懷,並於第12個月時再執行1次胸部X光檢查。衛生局也提醒結核菌素測驗呈陽性的接觸者不須驚慌,本身並不是個案也不具有傳染性,只要配合醫囑進行預防性投藥,未來發病的機率則微乎其微。同時也教導接觸者平時可以使用簡易的七分篩檢法進行自我健康管理:凡有咳嗽二週(2分)、咳嗽有痰(2分)、胸痛(1分)、沒有食慾(1分)、體重減輕(1分),如上述症狀合計達到5分或以上時,務必儘速找胸腔科、感染科醫師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結核病接觸史,以利診斷治療。
在臺北市社區中,每年約發生1,000位結核病通報確診個案,為有效執行結核病防治及個案追蹤治療管理,衛生局均依據「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規定辦理相關防治作為。衛生局提醒結核病最主要的傳染途徑係由飛沫傳染,但並不如流行性感冒或麻疹病毒等傳染力高,需長時間且密集暴露後才有可能染病。
一般人受到結核菌感染後,終其一生中僅約5 到10%的機會發病。結核病不是不治之症,只要遵照醫師的囑咐,持續接受 6 至9個月正確有效的藥物治療,就能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