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的藝術家必須向著世界中心挑戰-《神行陌路》葉錦添
首位獲得奧斯卡「最佳美術設計」獎的華人藝術家—葉錦添,於昨日(8/16)來台舉辦《神行陌路》新書發表會。他說:「全球化之後,受到商業的影響,每一個地方的文化越來越像,希望能藉由這本書重建一個平台,讓大家可以看見更多東方文化。」(資料提供/天下雜誌)
首位獲得奧斯卡「最佳美術設計」獎的華人藝術家—葉錦添,於昨日(8/16)來台舉辦《神行陌路》新書發表會。他說:「全球化之後,受到商業的影響,每一個地方的文化越來越像,希望能藉由這本書重建一個平台,讓大家可以看見更多東方文化。」(資料提供/天下雜誌)
葉錦添不斷探索新東方主義美學理念,是讓世界了解到東方文化藝術之美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藝術家該如何面對商業浪潮的襲擊?在跨國合作中,如何保有自身文化的內在精神?葉錦添認為:「亞洲的藝術家必須要從在地文化中、有限的資源內,向著世界中心挑戰。不要停留在自我膨脹的迷懵裡。學習尊重自我、學習尊重他人,找尋屬於自己的出路。」新書《神行陌路》翔實地記錄了葉錦添多年來的掙扎與思考。
曾與葉錦添合作策展,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表示除了工作上的合作外,她印象很深刻的是葉錦添是一個非常用功的人。「他無時無刻都在充實自己,為了尋找新的靈感,他甚至會利用年假的休息時間來故宮看展覽。」馮明珠說。
清晨剛從國外返台的表演工作坊藝術總監賴聲川,也到場力挺葉錦添。賴聲川說:「從書中你可以一窺葉錦添在想事情、做事情時是怎樣的想法。雖然他思緒非常複雜、服裝的設計理念也有許多想法,但當你看到他的作品時,知道他想要表達的理念,自然地被感染,這樣的功力著實令人欽佩。」。
因舞台劇《如夢之夢》與葉錦添合作的賴聲川,更實際感受葉錦添的堅持。他說:「《如夢之夢》是一個相當大的舞台劇,光服裝就需要有400多套,本想減輕老師負擔有些服裝請演員自行攜帶,但沒想到葉老師堅持一件一件做出來,不願放過任何一件會出現在劇上的服裝,甚至每一個細節,而這樣的堅持也無形中幫助了我導這部戲。」而賴聲川更期待這樣的態度,能藉由《神行陌路》這本書,對年輕的創作者帶來新的想法,激盪出更美的火花。
前電影資料館館長張靚蓓,對於葉錦添對於極其用心地透過各種資料、器物原件考察,營造出幾近真實的細膩氛圍,印象非常深刻。他說「這本書相對於前一本《神思陌路》為詩的文體敘述,新書《神行陌路》更好看、容易懂,因為葉錦添適時的表現了虛與實的融合。」
在發表會現場,葉錦添也表達對於兩岸三地文創的現況觀察,他認為:「兩岸三地的文創產業非常的不同,香港把文創當成工作,商業氣息太重、沒有享受到文化樂趣;台灣則是很熱情,用情感來推動,但若遇到現實就會變得有一些脆弱;中國則是人很多,每個人都有野心想做大,但他們不太會表達。」
同時他也認為未來,最重要的還是合作交流及創作情感。
天下雜誌出版與富邦藝術基金會,也將於2013年8月17日(星期六)下午14:00,共同舉辦一場「揭開大師創作的幕後故事——葉錦添的人生與美學哲思」免費講座,地點在臺北文創大樓6樓多功能廳(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6樓),邀請藝術領域的工作者、學生及愛好藝術的讀者,跟著大師的腳步,探訪藝術創作的靈感泉源,共同追尋台灣下一波的文化生命力。
【作者簡介】
葉錦添 Tim Yip
游走於服裝、舞臺、電影美術、視覺藝術、當代藝術創作等多元領域,醉心於中國當代藝術的詮釋。葉錦添,二○○一年以電影《臥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美術設計」與英國電影學院「最佳服裝設計」獎,為首位獲得以上殊榮的華人藝術家。
畢業於香港理工學院高級攝影專業,一九八六年參與了第一部電影《英雄本色》,二十多年以來,擔綱多部電影、戲劇的美術與服裝創作,包括電影《赤壁》、《夜宴》,舞臺劇《樓蘭女》、《韓熙載夜宴圖》、《八月雪》、《長生殿》以及電視劇《大明宮詞》、《橘子紅了》等。葉錦添不斷探索「新東方主義」美學理念,詮釋古代文化對未來的啟示,是讓世界了解到東方文化藝術之美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
電影、戲劇之外,近年亦涉入更廣闊的藝術領域,涵蓋服裝場景設計、舞臺戲劇、裝置藝術、珠寶設計、空間設計、學術演講等,作品包括臺北故宮博物院《時代的容顏》服裝特展、雅典奧運會閉幕典禮與北京奧運會交旗儀式的美術與服裝設計等,日前剛完成與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合作的大型舞劇《孔雀》。近期作品為8月與賴聲川合作的《如夢之夢》將于國家戲劇院演出;9月則將與現代舞大師阿喀郎.汗(Akram Khan)合作,擔任舞劇《DESH》視覺藝術總監,《DESH》將在台灣由新舞台主辦,於2013年9月20-22日於國家戲劇院演出,購票洽詢專線:(02) 2723-7953,《DESH》官方網站:http://www.novelhall.org.tw/dance/201309NHD/index.htm。
【書籍簡介】
從劇場到電影,從商業到藝術
在金馬與奧斯卡絢麗舞台的背後
隱藏著怎樣的美學思考?
綜覽群書,跨越國境,貫穿歷史
回溯夢境、死亡與生命本源
跨越東方與西方,穿梭繁華與空無
透過大師的雙眼,探問藝術創作的靈感泉源
窺見藝術家最真誠深刻的陌路追尋——
獨一無二.葉錦添美學
「亞洲的藝術家必須要從在地文化中,有限的資源內,向著世界中心挑戰。不要停留在自我膨脹的迷懵裡。學習尊重自我,學習尊重他人,找尋屬於自己的出路。
新東方主義正是向這個無盡遙遠的源頭探索,以多維的角度自在分解人間的限制,經歷虛幻,直觀其貌。」
葉錦添,活躍與電影、服裝、劇場界的藝術家,曾獲金馬獎、香港金像獎、亞洲電影獎、奧斯卡金像獎等國際性獎項肯定,展覽足跡遍及歐美及兩岸三地。
藝術創作之餘,他閱讀與筆耕不輟,在跨國工作的經驗中,持續思考東西方文化間的碰撞與拉扯,追尋東方文化的獨特性,與超越西方霸權的出路。本書交融個人生命經驗與世界歷史,涵蓋哲學、玄學、文學與藝術史,細膩展現葉錦添創作背後的美學思維。
葉錦添式的新東方主義——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跳脫真實與虛無的分界,持續探問無間世界的祕境,挖掘中國古典藝術中留白所體現的原型。這是一種流動的力量,是藝術創作的活力源頭。
【作者簡介】
葉錦添 Tim Yip
游走於服裝、舞臺、電影美術、視覺藝術、當代藝術創作等多元領域,醉心於中國當代藝術的詮釋。葉錦添,二○○一年以電影《臥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美術設計」與英國電影學院「最佳服裝設計」獎,為首位獲得以上殊榮的華人藝術家。
畢業於香港理工學院高級攝影專業,一九八六年參與了第一部電影《英雄本色》,二十多年以來,擔綱多部電影、戲劇的美術與服裝創作,包括電影《赤壁》、《夜宴》,舞臺劇《樓蘭女》、《韓熙載夜宴圖》、《八月雪》、《長生殿》以及電視劇《大明宮詞》、《橘子紅了》等。葉錦添不斷探索「新東方主義」美學理念,詮釋古代文化對未來的啟示,是讓世界了解到東方文化藝術之美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
電影、戲劇之外,近年亦涉入更廣闊的藝術領域,涵蓋服裝場景設計、舞臺戲劇、裝置藝術、珠寶設計、空間設計、學術演講等,作品包括臺北故宮博物院《時代的容顏》服裝特展、雅典奧運會閉幕典禮與北京奧運會交旗儀式的美術與服裝設計等,日前剛完成與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合作的大型舞劇《孔雀》。近期作品為8月與賴聲川合作的《如夢之夢》將于國家戲劇院演出;9月則將與現代舞大師阿喀郎.汗(Akram Khan)合作,擔任舞劇《DESH》視覺藝術總監,《DESH》將在台灣由新舞台主辦,於2013年9月20-22日於國家戲劇院演出,購票洽詢專線:(02) 2723-7953,《DESH》官方網站:http://www.novelhall.org.tw/dance/201309NHD/index.htm。
【書籍簡介】
從劇場到電影,從商業到藝術
在金馬與奧斯卡絢麗舞台的背後
隱藏著怎樣的美學思考?
綜覽群書,跨越國境,貫穿歷史
回溯夢境、死亡與生命本源
跨越東方與西方,穿梭繁華與空無
透過大師的雙眼,探問藝術創作的靈感泉源
窺見藝術家最真誠深刻的陌路追尋——
獨一無二.葉錦添美學
「亞洲的藝術家必須要從在地文化中,有限的資源內,向著世界中心挑戰。不要停留在自我膨脹的迷懵裡。學習尊重自我,學習尊重他人,找尋屬於自己的出路。
新東方主義正是向這個無盡遙遠的源頭探索,以多維的角度自在分解人間的限制,經歷虛幻,直觀其貌。」
葉錦添,活躍與電影、服裝、劇場界的藝術家,曾獲金馬獎、香港金像獎、亞洲電影獎、奧斯卡金像獎等國際性獎項肯定,展覽足跡遍及歐美及兩岸三地。
藝術創作之餘,他閱讀與筆耕不輟,在跨國工作的經驗中,持續思考東西方文化間的碰撞與拉扯,追尋東方文化的獨特性,與超越西方霸權的出路。本書交融個人生命經驗與世界歷史,涵蓋哲學、玄學、文學與藝術史,細膩展現葉錦添創作背後的美學思維。
葉錦添式的新東方主義——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跳脫真實與虛無的分界,持續探問無間世界的祕境,挖掘中國古典藝術中留白所體現的原型。這是一種流動的力量,是藝術創作的活力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