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恐埋血栓風險 醫建議:積極預防遠離肺栓塞

究竟該如何避免經濟艙症候群呢?柯博仁醫師表示,當搭乘長途飛機時,建議每兩小時起身活動一次。

究竟該如何避免經濟艙症候群呢?柯博仁醫師表示,當搭乘長途飛機時,建議每兩小時起身活動一次。

嚴重靜脈曲張不僅影響日常生活,也可能在長途飛行時誘發「經濟艙症候群」!一名中年女性,是電子公司高階主管,因公務常得出國,每次搭完飛機就出現腳腫、腳酸現象,就醫檢查判斷是下肢血栓,採以口服抗凝血藥治療,但隨著出國次數增加,仍有腳腫、腳酸困擾,直到進一步接受超音波檢查,確診為嚴重靜脈曲張所致,採以微創導管膠水手術治療,並經衛教後搭配針對血液循環設計的貼片,目前狀況穩定。

搭機完就腳腫 搭配貼片維持日常生活舒適度

博診所醫療總顧問柯博仁醫師表示,這名患者曾嚴重至住院治療,後續透過口服抗凝血藥物舒緩症狀,現在患者有長途飛行需求,就會搭配針對血液循環設計的貼片,以維持日常生活品質。雖臨床使用仍依患者病況與需求安排較適合的治療路徑,但預防勝於治療,長期處於靜脈曲張,不僅可能影響日常生活,也可能埋下肺栓塞的危險因子,若經醫師評估,可使用針對血液循環設計的貼片,作為輔助血液循環管理的一種選擇。

「經濟艙症候群」恐致血栓 醫:下肢血液循環不良所致

近期台鋼雄鷹隊洋砲「魔鷹」太太搭飛機不幸猝逝,引起各界震驚,被推測與「經濟艙症候群」所引起的肺栓塞有關;博診所醫療總顧問柯博仁醫師解釋,所謂經濟艙症候群意指長時間搭乘飛機久坐不動,導致下肢靜脈血液循環不良,造成血液滯留,尤其經濟艙座位較小,膝關節長時間彎曲促使靜脈回流阻力較大,也容易形成血塊,若又擔心怕上廁所,不敢喝水,也會促使血液濃稠,加速血塊形成。

遠離經濟艙症候群 醫建議在機上可多抬腿

究竟該如何避免經濟艙症候群呢?柯博仁醫師表示,當搭乘長途飛機時,建議每兩小時起身活動一次。當站起來活動時,能幫助小腿肌肉收縮,加速下半身血液循環,若不方便起身,則可在座位上嘗試活動下半身關節,像腳踝左右轉動或簡單的抬腿運動,並避免翹腳,且多補充水分,減少酒精、咖啡等飲品,降低血管負擔。

靜脈曲張高危險族群 搭長途經濟艙做好預防工作

柯博仁醫師指出,靜脈曲張的高危險族群包括長期需要久坐或久站的從業人員、有家族病史者、中老年人、受荷爾蒙變化影響的孕婦及更年期婦女,以及長期口服避孕藥者等。這些族群若搭乘長途飛機,更應提高警覺,必要時先諮詢醫師,並採取預防措施。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研究顯示,有靜脈曲張的族群產生肺栓塞的風險是一般人的三至五倍,原因在於靜脈曲張容易導致血液滯留,使下半身血流無法順利回流至心臟,猶如活水變死水;同時,靜脈壓力長期升高會使內皮細胞脆弱,進一步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一旦血栓隨血流進入肺動脈,即可能引發肺栓塞。因此,靜脈曲張高危險族群應提前與醫師討論,並透過壓力襪或貼片等輔助裝置來降低風險,達到預防的效果。

治療靜脈曲張 臨床提供多種治療選擇

若已確診靜脈曲張,臨床治療可依症狀提供多種方式,包括不同材質和等級的傳統壓力襪,另外也有針對血液循環設計的貼片,可作為輔助治療的一環。柯博仁醫師提及,這類貼片需貼於特定位置,透過刺激神經來輔助下肢血液循環,但是,是否適用仍應由專業醫師進行評估與衛教,以確保安全與效果。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