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上週國內新增3例百日咳本土病例,其中有一例個案出生未滿一個月,仍在加護病房治療當中。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李佳琳表示,目前百日咳疫情已是近六年同期新高,提醒民眾需特別留意。
上週新增3例本土百日咳 都是未滿3個月大嬰兒
上週國內新增3例百日咳本土確定病例,年齡都小於3個月大,分別為居住在北部的2個月大男嬰、南部1個月大男嬰、東部未滿1個月大女嬰。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除了北部2個月大男嬰有接種過1劑百日咳相關五合一疫苗之外,其他2名個案在發病時都還未達疫苗接種年齡,所以並未接種相關疫苗。
其中,東部未滿1個月大的女嬰經過三次就醫才確診百日咳,而且住院兩次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當中。林詠青醫師說明,這名東部未滿1個月大的女嬰在4月中旬開始出現咳嗽有痰等症狀,先到醫院就醫當時診斷為急性支氣管炎,但後來返家休養症狀仍持續,因此之後又再度就醫,並住院給予抗生素治療5天後出院。
可是出院後這名個案的咳嗽症狀持續加劇,因此又第三度就醫並收治新生兒加護病房,林詠青醫師表示,在第三次就醫時,醫院有自行檢驗呼吸道病原體,檢出百日咳桿菌,並給予抗生素治療,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當中。
按時接種疫苗預防 懷孕自費打1劑可讓孩子獲保護力
百日咳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可能會有輕微咳嗽、流鼻水等症狀,但林詠青醫師提醒,之後有可能會轉變為陣發性嚴重咳嗽,而且嬰幼兒感染後出現併發症的風險較高,可能會有肺炎,或是因為劇烈咳嗽造成呼吸停止、癲癇,甚至導致缺氧性腦病變。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今(2025)年國內已累計14例百日咳確定病例,包含4起家庭群聚,皆為本土病例,是2020年以來同期最高。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這可能是因為鄰近國家有疫情的關係,所以導致國內今年本土病例比往年要來得多,提醒家長應按時帶嬰幼兒接種百日咳相關疫苗。
目前,百日咳相關疫苗已納入兒童常規疫苗接種,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都能各打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另外,林詠青醫師提到,由於出生滿3個月以下的嬰幼兒是百日咳病例較多的年齡層,因此建議懷孕婦女於孕期第28-36週可以自費接種1劑百日咳相關疫苗,讓媽媽產生的抗體可以傳給胎兒,使嬰幼兒出生後也能獲得保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