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長者走路腿痛是退化? 小心周邊動脈堵塞恐截肢

民眾常誤將間歇性跛行視為年紀大所引起的退化性疾病,但這其實是周邊動脈阻塞所造成的,若發現時未積極處理,很可能會導致腿部缺血發黑、肌肉溶解,最嚴重恐需要截肢。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on disease, PAOD),是全身動脈粥狀硬化的一種過程及表現,在台盛行率高達15.6~32%。PAOD患者前期並不會有任何症狀,隨著疾病病程進展,開始在行走一段時間後出現腿部肌肉缺血、疼痛的現象,但短暫休息後可緩解,固此症狀又被稱為「間歇性跛行」。臺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陳沂名提醒,民眾常誤將間歇性跛行視為年紀大所引起的退化性疾病,但這其實是周邊動脈阻塞所造成的,若發現時未積極處理,很可能會導致腿部缺血發黑、肌肉溶解,最嚴重恐需要截肢。

起因為遠端血液供給不足 腳冷、腿麻為前兆

PAOD起因為周邊血管動脈粥狀硬化或因一些發炎反應引起動脈血管狹窄甚至閉塞,導致肢體遠端血液供給不足,進一步出現慢性或急性的缺血症狀。

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顏旭霆說明,PAOD依Fontaine分級(Fontaine Classification)分為四等級:第一級患者症狀輕微,多為腳部冰冷或出現腳麻,但有些患者完全沒有症狀出現;第二級患者腿部動脈阻塞,開始出現間歇性跛行的症狀;第三級患者阻塞嚴重,腿部即使在休息狀態下仍會疼痛;第四級動脈幾乎完全阻塞,腿部出現壞死或壞疽的現象。

其中,間歇性跛行是最容易觀察到的症狀,如果發現走路一段時間後小腿肚就開始疼痛,休息後又恢復正常,那就該懷疑是周邊動脈阻塞,前往醫院做更進一步的血管檢查。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未就醫 六旬翁腿部發黑失去知覺

一位六旬患者居住於金門,腳痛多年、不良於行,平時外出與生活起居都由兒子負責。疫情期間患者腳部出現症狀加劇的情況,連躺著或坐著不動都感到十分疼痛,但由於恐懼新冠肺炎疫情,遲遲未前往醫院就診。

就這樣忍痛三個月後,兒子發現患者腳部發黑失去知覺,緊急送往當地醫院搶救。醫院判斷無法處理必須立即送往臺北榮民總醫院,進行周邊氣球導管手術治療後,幸運的保住了雙腿。

陳沂名醫師對此強調,6小時黃金時間內若沒有打通血管,有很高的機率必須截肢,若發現腿腳麻痛的症狀就應該警覺,拖到動脈完全阻塞才到醫院尋求協助,往往已經錯過了黃金搶救期。

周邊氣球導管手術治療 手術時間較短、侵入性較低

陳沂名醫師表示,早期治療PAOD多以外科繞道手術(Bypass surgery)為主,手術傷口較大,也需耗費更長的手術時間。

目前治療上多以侵入性較低的周邊氣球導管手術(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療,術前先進行局部麻醉,經由鼠蹊部股動脈或手腕橈動脈穿刺進入周邊血管,藉由擴張氣球將阻塞的血管撐開,增加血管內徑血流量,若有必要,則建議可放入支架以維持血流,或搭配斑塊旋切術來刮除或旋磨硬化斑塊,恢復血管直徑。

為避免日後血管壁發炎或纖維化,也能選擇使用紫杉醇塗藥的氣球及支架,抑制血管壁細胞增生,延緩再次阻塞的風險。

不良生活習慣或三高 高危險群需及早治療

顏旭霆醫師指出,周邊動脈阻塞是長期不良生活習慣或慢性病累積造成的血管疾病,若已經出現症狀,自行靠飲食調整也無法減少阻塞的情形,一定要經由專業醫師評估狀況後,同時調整飲食及作息並搭配藥物或手術治療才能預防狀況加劇。

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作息、飲食文化的改變,周邊動脈血管阻塞疾病的病人越來越多,早期篩檢並發現罹病的患者,應盡早接受治療,延緩病程發展同時維持基本水準以上的生活品質,減少其他併發症產生的機率。


(▲左起為臺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心臟血管外科陳沂名主治醫師、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及心臟)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