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降低重症及死亡 是否可以避免後遺症發生?

施打疫苗因為可以降低重症機率,理論上的確也可以降低後遺症發生的機率。

COVID-19已在國外肆虐一年多,許多統計也發現,有三至四成的患者即使在痊癒之後,也會產生嚴重程度不一的後遺症。《自然》期刊(Nature)指出,如呼吸困難、肺纖維化、肺功能衰退等後遺症,發生機率就與重症程度有關,但腦部、心臟、腎臟、血液、內分泌系統等,就不一定和疾病嚴重程度相關。不過施打疫苗因為可以降低重症機率,理論上的確也可以降低後遺症發生的機率。

後遺症主要為重症併發 預防重症也可避免後遺症

臺北榮總新竹分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邱浩睿分享,根據美國CDC 2021年最新的研究,對於65歲以上的重症高風險族群,有完整注射兩劑莫德納以及輝瑞疫苗者,在第二劑打完滿兩週,其中94%的人可以避免進展到住院、重症;只有打一劑的人則降到64%。完整的疫苗注射應該也可以預防感染新冠肺炎後續的後遺症以及死亡。

根據 《刺胳針》雜誌(Lancet)其中的研究,完整注射兩劑AZ疫苗,可以有70.4%的機率不被感染,只打一劑則降到64.1%,只打一劑有80%機會可預防死亡。邱浩睿醫師指出,因為後遺症主要是重症併發,例如肺部受到病毒嚴重感染,造成呼吸困難、咳嗽、肺功能衰退等,而施打疫苗以預防重症,理論上也可預防後遺症。

施打疫苗後的不良事件 需嚴謹科學評估是否相關

有許多新聞報導注射疫苗後的死亡以及副作用,但其實之間是否具有關聯性,需要嚴謹的科學分析。邱浩睿醫師提到,要評估死亡的原因是否直接與疫苗有關,應該跟全台灣人口在沒有施打疫苗時,一般各個年齡層的死亡率作交叉比對,才能夠更客觀、更清楚。

而指揮中心也提出過數據,表示目前疫苗接種後死亡的案件,與往年各年齡層死亡數分析,目前並未觀察到有大於期望值的情況。換言之,目前死亡率與往年並無異常。

施打疫苗利大於弊 使生活恢復軌道

有部分人可能被媒體渲染造成恐慌,不過邱浩睿醫師表示,綜觀各方面,整體而言施打疫苗的益處遠遠超過害處,且民眾也不可能一輩子都在家裡,跟外人沒有任何接觸。而打完疫苗也不代表不會感染,該作的防疫措施還是要作,疫苗只是能有效的預防重症與死亡。

疫情之下不代表什麼事都不能做了,他建議可以抓住機會,打個電話、聯絡一下家人、朋友,把以前沒空做的事情補一補,作好個人防疫措施、盡快施打疫苗才能使生活能夠慢慢上軌道 。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