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別只想到胃潰瘍  合併嘔吐、小便顏色深恐是膽結石

膽管結石不少見,但症狀較容易誤會成胃痛等其他疾病,患者在就醫後,經專業醫師評估、討論,可以考慮接受內視鏡膽管攝影取石,不僅可準確找出結石位置,針對病灶進行處置,還能免除手術的風險與傷口疼痛。

一名67歲陳姓男子這幾個星期以來總覺得食慾不振、上腹痛,以為是胃潰瘍,自行服用了胃藥後,症狀並沒有什麼改善,讓他相當困擾。近日因發燒至醫院就醫,醫師安排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陳男的膽管卡了一顆3公分大結石,經抗生素治療及內視鏡膽管攝影(ERCP)取出結石,患者術後當日即可進食且身體外觀無傷口。

膽結石併發症較多 常見症狀一次看

南投醫院肝膽腸胃科黃耀光醫師指出,膽結石可能會出現上腹痛、噁心、嘔吐及發燒等症狀,許多民眾會誤以為是位置相近的胃出了問題。不過,膽結石患者可能因為結石造成膽道阻塞,出現黃疸、尿液顏色變深、灰白便,而疼痛有時候還會從腹痛延伸到後背。

另外,黃耀光醫師表示,膽管結石可能引發膽管炎、胰臟炎等併發症。

內視鏡膽道取石  當日可進食、不留疤

過去需手術治療,且不易使用目前主流的腹腔鏡手術,必須使用傳統剖腹手術,傷口較大且術後疼痛較嚴重,恢復進食也較久。黃耀光醫師說明,內視鏡膽道取石相對使用特製的胃鏡,直接於十二指腸內取石,並讓膽管結石隨糞便排除。除了少數約3-5%病患發生術後胰臟炎之外,大多都可在術後當日恢復喝水、進食,沒有疼痛的傷口以及影響美容的疤痕。

由於內視鏡治療相對壓力較小,也可以使用輕度到中度的鎮靜麻醉,不需插管全身麻醉。術後使用4~7日抗生素治療,即可控制膽管炎。

膽結石症狀易被誤解 就醫評估免傷身

黃耀光醫師提醒,膽管結石不少見,但症狀較容易誤會成胃痛等其他疾病,患者在就醫後,經專業醫師評估、討論,可以考慮接受內視鏡膽管攝影取石,不僅可準確找出結石位置,針對病灶進行處置,還能免除手術的風險與傷口疼痛。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