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進入精準治療時代 平均存活率超過八成!

面對乳癌威脅,了解乳癌的醫療新知有助減少疾病恐懼!台大張金堅教授擔任總策畫,與國內權威乳癌專家醫師群合著《超越乳癌》,帶領民眾重新認識乳癌防治的重要性,同時針對年輕乳癌、老年型乳癌等分享治療手術選擇,以圖解方式講解乳癌的醫療新知,26日發表會邀請三位不同年齡的乳癌病友分享抗癌歷程,幫助你在面對乳癌威脅時,最強而有力的指引。

年輕型乳癌治療與生育不必二選一 治療後懷孕不會增加復發機會

臺大醫院外科名譽教授暨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張金堅表示,乳癌是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位,台灣約有三千位女性乳癌患者在生育年齡(45歲之前)被診斷出來,雖然在生育年齡確診乳癌來說是致命一擊,為此憂心是否影響生育。

不過醫師提到,乳癌患者於治療之後懷孕並不會增加乳癌的復發機會,但在癌症治療過程中使用的化學治療,卻可能傷害卵巢功能,因此想要懷孕,在35歲以前,接受化療後約有9成的女性在一年內月經可以恢復,35~40歲年齡層約5成可正常恢復,而乳癌復發的風險也會隨著間隔時間而減少,建議最好能2~3年後再懷孕。

老年型乳癌重視年齡評估 8項評估改善治療效果

至於老年乳癌患者,在治療強度的考量應著重其功能年齡的評估,而非只考慮實際年齡。張金堅表示,使用周全性老年評估(CGA)根據8種面向,包括共病症、營養、功能狀態、疲累、認知功能、用藥、心理狀態、社會支持可以幫助老年癌症患者進行治療選擇。

手術開得大不一定比較好 全切和部份切除效果相同 

臺大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戴浩志醫師表示,手術是乳癌治療最重要的一部分,目的在於完全切除腫瘤和腋下淋巴結廓清,淋巴結癌細胞的轉移與否更是預後的關鍵因子。目前醫學證實,乳房保留手術加上術後放射線治療,已經被證實與傳統乳房全切除術,有相同的預後,代表著全切和保留切除兩個治療效果是相同,突破了乳房手術的既有觀念,開得大不一定比較好。

97歲抗癌十餘年依然活得精彩 七位權威乳癌專家合作著

現在乳癌已經進入精準治療的階段,完整了解乳癌的醫療新知有極大的幫助,《超越乳癌》新書分享暨記者會上邀請了三位不同年齡的乳癌病友到場分享抗癌歷程:

(1)已高齡97歲的王研清女士,面對乳癌不僅沒有被年紀限制,勇敢接受治療,現已抗癌十餘年,用積極樂觀的心超越人生。

(2)現年53歲乳癌病友連敏暖小姐抗癌迄今已經14年,她分享「得乳癌一開始真的害怕,但定期參與乳癌健康講座,每聽一次我的害怕就少一些,不會再抱怨或放大痛苦」。

(3)在新婚5個月時發現乳癌的潘怡伶小姐,提到書中有完整的乳癌治療資訊可參考,鼓勵癌友一定相信專業醫療團隊,依照個人的想法與意願去選擇適當的生育計畫、乳房切除手術、隆乳、化學治療等。

《超越乳癌》本書由張金堅教授擔任總策畫,與國內權威乳癌專家醫師群 (臺大醫院張金堅醫師、郭文宏醫師與戴浩志主任、臺北榮總黃其晟醫師與劉峻宇醫師、羅東博愛醫院葉顯堂副院長、及臺中澄清中港分院鍾元強院長)合著,期望本書的問世能幫助乳癌病人與家屬獲得最正確的乳癌衛教知識,對於乳癌治療的各項檢查、流程、用藥、以及生活照護、術後運動等,都有完整且全面的完整資訊,讓你在面對乳癌威脅時,提供強而有力的指引。

面對乳癌威脅,了解乳癌的醫療新知有助減少疾病恐懼!台大張金堅教授擔任總策畫,與國內權威乳癌專家醫師群合著《超越乳癌》,帶領民眾重新認識乳癌防治的重要性,同時針對年輕乳癌、老年型乳癌等分享治療手術選擇,以圖解方式講解乳癌的醫療新知,26日發表會邀請三位不同年齡的乳癌病友分享抗癌歷程,幫助你在面對乳癌威脅時,最強而有力的指引。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