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心」風暴 憂鬱症來襲
華碩財務長張偉明不久前輕生,昨天再傳瑞昱技術長兼董事李朝政猝逝,凸顯許多科技菁英拚命工作搞壞了身心健康的現象。如果想避免工作拚到得憂鬱症,就要避免「三高」特質。

在台灣,每四人就有一位罹患憂鬱、焦慮等常見精神病。

惡化的心理健康,一定要等到看精神科醫師才有救嗎?預防勝於治療,人人都可以學會對自己的壓力「有感覺」。每個人的心靈,永遠有個角落,需要被關照,渴望在陽光下靜靜舒緩,不論財富、成就多寡。

日前傳出華碩財務長張偉明疑似因憂鬱症自殺殞落的消息,再度提醒社會,心理健康的重要。

種種數據,也敲出警鐘。

兩年多前,中研院特聘研究員鄭泰安等人,一篇刊登在知名國際期刊的研究就已發現,台灣從一九九○年至二○一○年的二十年間,民眾有憂鬱症、焦慮症等常見精神病的比率,從十人中有一人(一一.五%),上升到約每四人中有一人(二三.八%),增加一倍多。

當時,英國學者即在期刊評論中明指,台灣逐年惡化的心理健康,是經濟奇蹟的代價。

即使自二○一○年起,自殺已退出台灣前十大死因,但台灣仍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自殺率偏高的國家。

如何避免在職場打拚的青壯年人,承受過大的心理壓力、精神疾病,更是先進國家新一波的焦點。

歐盟估計,大約每十個憂鬱症病人裡,有高達九人屬於勞動人口。

倫敦政經學院和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研究更指出,每年歐盟因此損失的商業利益高達七百七十億英鎊(約三.八兆台幣),相當於台灣四分之一的GDP。

日本厚勞省也曾統計,日本每年因憂鬱、過勞而自殺的上班族,達兩千六百人。光是一年因此付出的醫療、勞動力損失等社會成本,就高達約十一兆日圓(約二.八兆台幣)。

特別留心「三高」特質

在台灣,雖沒有職場憂鬱症的相關統計,但經濟不景氣、產業競爭加劇、房價居高不下、薪資成長追不上物價上漲……,現實壓力來襲,升高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過勞、壓力與憂鬱症,環環相扣,」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指出,壓力本身會讓人焦慮、挫折,接著產生頭痛、頭昏、耳鳴、口乾舌燥、胸痛、胸悶、疼痛、腹瀉或便秘等腸躁症、頻尿、甚至足底筋膜炎,一系列因為身心障礙引起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進而逐步惡化,變成憂鬱症。

尤其,楊聰財提醒,研究顯示,女性在二十至四十九歲,男性在三十至五十九歲,是憂鬱症的好發年齡,這樣的年紀正是職場的主力。

罹患憂鬱症的人,更不乏是職場上的「人生勝利組」。

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任許正典分析,具有處於高壓力、高競爭,又高度自我要求等「三高」特質的A型人格者,往往具有較強的成就動機,求好心切。

一旦壓力過大,發現不能達到別人的要求,或無法滿足自我期待時,就容易出現問題。

「適度的壓力可提升生產力與創造力,但壓力太大,就壓到沒力!」行醫二十二年的許正典形容。

他觀察,這十年來,在職場上因精神疾病來求診的病人,至少增加了三、四成。特別是工作已一段時間,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男性中高階主管,也有增多的趨勢。

這些人一方面受制於「男兒有淚不輕彈」的桎梏,另一方面也考量現實的無情,不敢在職場上示弱,以免影響升遷、甚至飯碗不保。

壓力不斷堆積,結果逐漸出現焦慮、睡不好、吃不好、胸悶、疼痛、情緒起伏……。輾轉在各科流浪,卻找不出病因,最後才轉介到精神科得到確診。

試試「四發」舒壓術

即時察覺憂鬱症狀是重點。

許正典指出,例如對方是否一直陷入負面思考、情緒持續低落或起伏變化大、活動力減退、對平常感興趣的事失去興致,不願意與人互動、退縮等,是可參照的症狀。

同時,可與他聊聊,關照是否出現無望、無助、無用、無價值,「四無」的心理狀態。

國外的研究報告另提醒,有憂鬱症狀的員工,在職場上可能表現出優柔寡斷、健忘、無法集中注意力等情況。

憂鬱不是不可避免的單行路,也不是無解的死胡同。

許正典建議,均衡飲食、睡眠充足、運動是維持身心健康的基本功課,此外,也不要把工作當唯一重心,應該發展生活的其他面向。

其次要拓展人際關係,在職場上不要害怕表達疲累、辛苦。

適度讓自己放鬆。「知道自己盡力就好,不求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許正典分享。

楊聰財更一直力推「四發」舒壓術,鼓勵人以說、唱、做、寫的方式,排解壓力。

也就是遇到低潮或煩惱,要找人說出來;或是唱歌,轉換心情。

每天早、中、晚、睡前四個時段裡,各做二十次鼻吸嘴吐的腹式深呼吸運動,一天做八十次。

另外,每天睡前一小時寫快樂日記,回想當天讓你感到愉快的一到三件事情。

「快樂的事,會幫助腦部分泌血清素(讓人更正向),」楊聰財解釋。

如果想不出快樂的事呢?「那麼,白天就做些助人的事,助人為快樂之本!」楊聰財說。

假如經過醫師診斷,確診是憂鬱症,如有用藥必要,應配合治療,通常大約歷時半年至一年,暫時用藥。除非是慢性憂鬱或還有其他疾病問題,才長期用藥。

精神醫學教科書將憂鬱症形容為心靈的重感冒。既然是「感冒」,就無需排斥就醫,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更且,人人都可能有機會心靈「感冒」。楊聰財建議,不妨定期每三個月拿憂鬱量表自我檢測,掌握身心的變化。

讓心靈在陽光下,舒展。

--------

「健檢」之外,老闆還能做什麼?

在職場上,企業也要關注員工的身心狀況。

美國知名的《今日心理學》雜誌建議,當主管要跟可能有憂鬱症的員工談談時,可以採取幾個步驟:

1.先表達關心

例如:「建雄,我很擔心你。」

2.表達意見時,聚焦在員工的行為

例如:「過去一個月,你上班遲到五次,報告出錯的次數是過去的兩倍。」

3.指出改變

例如:「這不像你,你平常是部門裡最早上班,犯最少錯誤的人。」

4.伸出友誼的手

例如:「我不知道你是不是為了私事苦惱?如果是的話,我們有個保密的員工幫助計劃,或許能幫助你。」

5.預先設定底限

例如,若員工透露對婚姻不忠、財務出狀況等,主管雖同理、感同身受,但也要適時打住對話

6.提供員工幫助計劃(EAP)或外部專業諮商與醫療方案

新版的職業安全衛生法,增訂雇主有促進勞工身心健康的義務。美國就業諮詢公司的成本效益研究也顯示,公司每花一美元做員工幫助計劃,可帶來節省三美元成本的效益

7.再次強調你對他的關心,以及對他的工作期待

例如:「我很願意幫助你重回正常軌道。」、「無論你會不會尋求員工幫助計劃,我都期待看到你達成工作目標。」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