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學測大考壓力,許多準考生都會靠「吃」來補充能量與紓壓,但就讀高三的許同學,天天熬夜苦讀之餘,深夜下課後還習慣買炸雞與手搖飲當宵夜。沒想到短短幾周,臉頰兩側就冒出大片紅腫發炎的痘痘。
因傷口疼痛難耐,加上影響外貌,許同學只敢戴口罩上學遮醜,就醫經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沈冠宇醫師診斷為「囊腫型痤瘡」。所幸經外用藥物、局部注射與口服A酸治療,加上調整作息與飲食,許同學才免除「爛臉危機」,露出笑容說:「終於敢脫口罩面對鏡子了!」

85%青少年苦於青春痘 熬夜壓力與油膩飲食是元凶
沈冠宇醫師指出,俗稱青春痘的「尋常性痤瘡(acne vulgaris)」,是青少年常見的發炎性皮膚疾病。約85%的青少年都曾出現這類痘痘,但若未及時控制,嚴重會留下明顯痘疤,影響情緒與人際關係。
沈冠宇醫師解釋,痤瘡的形成機轉複雜,主要與皮脂分泌過多、毛囊角化、微生物增生與發炎反應有關;而熬夜、壓力大、抽菸、濃妝或飲食油膩等,會使病況惡化;而女性若合併月經不規則或多毛、體重增加,也應檢查是否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控痘日常首重3關鍵 囊腫型痘痘結合治療有撇步
想要改善痘痘,包括生活習慣與藥物治療缺一不可。沈冠宇醫師表示,痤瘡在治療之餘,飲食上應減少甜食、油炸、乳製品及時下流行的乳清(高蛋白)產品攝取;保養方面,則建議使用清爽型防曬與保濕產品,避免卸妝油,以免毛孔阻塞;穿著上應保持通風乾爽,避免汗水長時間附著皮膚,也能防止軀幹毛囊發炎惡化。
在治療方面,沈冠宇醫師提到,輕微的痤瘡可考慮外用藥物,但像許同學這類發炎疼痛的囊腫型痤瘡,除了外用藥物外,還必須採用抗發炎的局部藥物注射,並搭配口服藥物治療,如口服維生素A酸或口服抗生素等。對於害怕打針或排斥吃藥的患者,也可以考慮接受光動力治療或1450奈米波長雷射治療,以達到控油抑痘的效果。
把握3個月治療黃金期 降低痘疤風險
沈冠宇醫師呼籲,治療痘痘一定要把握「三個月黃金期」,才能有效減少痘疤的形成及降低嚴重度。且治療不應僅限於藥物使用,調整良好生活作息、選用適合的產品,與醫師長期配合治療,都是恢復好膚質不可或缺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