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方式怎麼選?醫師解析5大選項 從保險套到長效皮下避孕器一次看懂

周維薪醫師指出,若因為非預期懷孕需進行人工流產,隨之而來的荷爾蒙劇烈變化,可能短暫引發內分泌失調,進而影響情緒與睡眠。

周維薪醫師指出,若因為非預期懷孕需進行人工流產,隨之而來的荷爾蒙劇烈變化,可能短暫引發內分泌失調,進而影響情緒與睡眠。

暫未考慮懷孕生子,又想維持親密關係,讓不少夫妻或伴侶都有避孕的需求,但是若不慎避孕失敗、導致非預期懷孕,將對女性帶來重大衝擊。隨著醫學進步,保險套、避孕藥、子宮內避孕器和結紮手術等避孕措施各有適合的族群,雅丰時尚診所功能醫學周維薪醫師表示,近期也有可植入手臂的長效皮下避孕器,透過持續釋放低劑量的黃體素維持避孕效果,提供伴侶更多元的避孕選擇。

非預期懷孕成女性沉重負擔 應建立正確避孕觀念

周維薪醫師指出,若因為非預期懷孕需進行人工流產,隨之而來的荷爾蒙劇烈變化,可能短暫引發內分泌失調,進而影響情緒與睡眠;若懷孕週數較大,需透過手術取出胚胎組織,過程中可能影響子宮內膜的完整性,部分女性會出現子宮沾黏或經血排出困難,日後若受孕難度增加、要進行試管嬰兒療程,又是一筆龐大的費用。女性也可能自此陷入強烈的罪惡感與焦慮情緒,所以建立正確的避孕觀念非常重要。

避孕方式選擇多 醫:別再以為算「安全期」有用!

常見的避孕方式中,保險套是兼具避孕與預防性病的選項,周維薪醫師表示,若使用不當過程中仍可能滑落或破損,也需要性伴侶的積極配合,女性主導權因而受限。很多人以為「算準安全期」就能避孕,但只要經期稍有變化,排卵時間仍可能與精蟲在體內的存活時間重疊,避孕效果有限,屬於常見的錯誤迷思。

口服避孕藥則通常含有雌激素與黃體素,能抑制排卵、改變子宮環境,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例如肥胖、有血栓風險、乳癌家族史、抽菸或肝功能異常者應由醫師評估;若經常忘記每天服藥,也可能影響避孕效果。至於事後藥含高劑量黃體素,一般用於緊急避孕,但實際情況常見有女性自行頻繁服用,可能造成經期或身體狀況的變化,建議還是要遵循醫師指示使用。

要永久避孕?還是想維持生育能力?長效避孕這樣選

長效避孕選擇方面,子宮內避孕器可維持數年避孕效果,周維薪醫師也指出,部分女性子宮形狀特殊或較大,植入位置可能偏移,這樣的情況下胚胎仍有機會著床,應配合定期回診追蹤。結紮手術是永久避孕的選擇之一,不過術後想恢復生育能力,成功率約6至7成,且時間越久成功率越低,尚未決定未來是否要懷孕的女性應將此納入考量。

近年則有長效皮下避孕器,採用第三代黃體素作為主要成分,由醫師在女性非慣用手臂內側植入一條長4公分、寬2毫米的塑膠長條,能緩慢釋放低劑量黃體素,助維持避孕效果。周醫師說明,一般建議皮下避孕器於植入約三年後取出,期間無須特別照護或頻繁回診,移除後可視情況再更換。若有懷孕計畫也可隨時取出,臨床觀察月經週期多於短時間內逐漸恢復,具體可根據身體狀況與醫師建議安排備孕。

長效皮下避孕器植入前後注意這些 月經狀況有1原因

長效皮下避孕器植入前,醫師會先需確認女性是否懷孕、有無對黃體素過敏、經期異常,或乳癌等相關病史,通常在月經來潮的第2至第7天植入,在門診就可完成。周維薪醫師進一步表示,部分女性植入後可能出現月經量減少或不規則出血,與植入初期的荷爾蒙變化有關,後續通常會逐漸穩定,若症狀持續應及時與醫師反映。

周維薪醫師指出,長效皮下避孕器不含雌激素,對肝臟代謝相對影響較小,哺乳期女性、抽菸或有血栓風險者等應由醫師評估是否適用,實際應用根據患者個別狀況不同可能有所差異。對於有多重性伴侶者,周醫師則建議仍要使用保險套,以預防性病感染風險。

避孕措施考量多重因素 可諮詢醫師充分討論

各種避孕方式的原理與適用族群都不同,需依據身體狀況、生活習慣與生育規劃等多重因素綜合評估。周維薪醫師分享,就有一名26歲女性過去服用口服避孕藥,出現頭痛、水腫等副作用,且因生活忙碌用藥時間不規律;改採皮下避孕器後避免了忘記服藥的問題,心理壓力也減輕不少。有需求的女性朋友可諮詢專業醫師,經過充分討論,找到安全、合適且可長期維持的避孕策略。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