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牙恐成身心功能障礙? 醫師解析全口重建最新選擇

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在2001年便提出「8020目標」,鼓勵人們在80歲仍保有20顆功能性牙齒,顯示牙齒健康攸關全身健康與生活品質。

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在2001年便提出「8020目標」,鼓勵人們在80歲仍保有20顆功能性牙齒,顯示牙齒健康攸關全身健康與生活品質。

高齡化社會來臨,牙齒脫落問題日益普遍。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在2001年便提出「8020目標」,鼓勵人們在80歲仍保有20顆功能性牙齒,顯示牙齒健康攸關全身健康與生活品質。奇美醫院牙醫部贋復補綴牙科主治醫師葉松穎指出,完全無牙已被視為一種身心功能障礙,會影響發音、咀嚼與外觀,進一步衝擊營養攝取、自信心與社交互動,且不只老年人才會遇到,年輕族群若罹患重度牙周病或嚴重蛀牙,也可能成為全口無牙者。

拒戴活動假牙 全口植牙助找回自信

50歲的詹女士因重度齲齒與牙周病成為全口無牙者。因工作需求需與人密切互動,她無法接受活動假牙的異物感與不穩定性,也不希望未來維修需整組拆卸。經評估後,醫療團隊為她規劃「植體支持性固定式假牙」重建治療,透過地基式植牙方式逐步重建齒列。治療後,不僅咀嚼與說話功能恢復,外觀也更自然,成功重拾自信。

植牙重建選項多 依需求量身打造治療計畫

葉松穎醫師說明,目前治療全口無牙可選擇多種假牙類型,包括傳統活動假牙、植體覆蓋式義齒、植體支持性固定式假牙,及植體固定可撤式全口義齒等。其中,固定式假牙仿自然牙,外型美觀、穩定性高、清潔習慣接近自然牙,材質也更耐磨。其缺點是需較多植體支撐,若骨量不足還需補骨手術,治療時間與成本較高,也可能產生牙冠過長等美觀問題。

可撤式設計減少手術 「All-on-X」為代表作

另一種為「植體固定可撤式全口義齒」,如「All-on-X」設計,固定於少數幾根植體上,但患者無法自行拆卸,需由醫師處理。此法可減少補骨與手術次數,治療時間也縮短。且義齒可模擬牙齦外型,修復美觀。缺點為假牙與牙齦間縫隙可能影響發音,若未考慮微笑線設計,亦有金屬暴露風險。

植牙非一日之功 醫病合作打造個人化重建

葉松穎醫師強調,全口植牙不是「今天種明天裝」,而是一場長期且複雜的重建工程,需由具經驗的贋復補綴牙科醫師擬定完整計畫,並透過「以終為始」的思維,從假牙功能與外觀為目標,回推植體位置與數量,才能達到美觀與實用兼顧的結果。患者亦需充分理解各種方案優缺點,並積極配合療程。從診斷、設計到維養,每一步都與病人參與密不可分,才能真正打造出適合個人、可長期使用的口腔重建方案。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