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年近百歲的黃老太太,耳聰目明且身體健康,經常騎腳踏車買菜,到公園散步。日前騎車時不慎腳拐了一下,整個人直接跌坐在地上,膝蓋完全變形不能動。家屬送她至醫院發現是骨折,更麻煩的是原本的人工關節也整個鬆動,醫院因為老太太已近百歲建議打上石膏就好,可是她活動力十足不接受。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骨科部長黃贊文表示,經由醫療團隊為她進行人工膝關節再置換手術,開心的走路出院,現在又可以騎腳踏車運動。
近百歲人瑞跌倒粉碎性骨折 醫團隊量身訂治療計畫
黃贊文部長說,一看X光發現老太太是人工膝關節旁的粉碎性骨折,由於年紀大骨質疏鬆嚴重,人工關節就像地基出現天坑一樣也整個鬆動。當天剛好是她的生日,痛苦了一個星期,生日願望只希望在餘生還能再站起來走路。
安排老太太住院後,啟動「怡樂適(ERAS)手術加速康復療程」,為她進行量身訂制的治療計劃,除了一般手術前的例行檢查,也會診心臟科醫師安排心臟超音波。手術當中,麻醉科醫師使用術中腦波監測儀精準控制麻醉的深度,避免因麻醉過深引發呼吸抑制和延遲清醒等問題。
新式預鎖式樞紐人工關節 同時取代韌帶與補足骨缺損
由於老太太的骨質疏鬆嚴重,不僅是粉碎性骨折也連帶傷到膝關節的韌帶。黃贊文部長使用新式預鎖式樞紐設計的人工關節,可以取代韌帶的功能也可填充骨頭缺損來重建一個穩定的膝關節。老太太手術當天下午就可以自己拿著助行器下床上廁所。
此外,從手術隔天開始,除了骨質疏鬆症的治療,還搭配手術後疼痛中醫輔助醫療,復健科醫師也根據她的需求安排復健運動,在病床邊開始固定式腳踏車訓練。在手術後第5天,開心的出院走路回家。
罹退化性關節炎漸增 醫:應及早尋求骨科醫師檢查
隨著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民眾逐漸增加。黃贊文部長指出,根據健保署的資料顯示,2024年台灣民眾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高達3萬7千人次。隨著台灣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民眾將越來越多。不僅需要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年齡層越來越高,像黃老太太一樣因為骨質疏鬆症而導致人工關節旁骨折的老人家也越來越多,建議民眾應該及早尋求專業骨科醫師的意見,進一步檢查與治療,開心地享受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