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新希望,左心耳封堵術有效預防栓塞性腦中風!

蔡佳醍教授提醒,心房顫動常見症狀包括陣發性的心悸、胸悶、呼吸困難;假如常出現上述症狀,應盡快至心臟科門診進行檢查,遠離中風、心肌梗塞及猝死威脅!

一年輕男性患有高血壓及冠狀動脈疾病多年,去年暑假因突發心悸至台大醫院求診,檢查後診斷為心房顫動,需長期服用抗凝血劑治預防中風,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不僅開車變得提心吊膽,也無法再玩喜愛的滑雪活動,就怕跌倒、受傷後會血流不止。由於服藥半年來,每天都活得膽戰心驚,因此決定接受「左心耳封堵術」,術後兩個月即在醫師的建議下停止服用抗凝血劑,並有效降低未來發生腦中風的風險,讓他開心直呼,終於不用再戰戰競競的過日子了!

心房顫動者中風、心肌梗塞機率多約五倍!

負責收治該名患者的臺大醫院心臟內科蔡佳醍教授表示,「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也是台灣發生腦中風常見的原因之一。患者的心房會因無法有規律地收縮,以致血液中的凝血系統活化在心房內凝結形成血塊;當血塊隨著血流離開心臟跑到腦部或其他器官時,就會堵塞住血管,造成該區域的缺血性梗塞。一旦罹患心房顫動,未來發生中風及心肌梗塞的機率就會增加約五倍,尤其女生患者產生血栓的機率會更高!

「左心耳封堵術」可降七成中風率!

臨床上,預防中風是治療心房顫動的首要目標,以往醫師多半會使用抗凝血藥物,但患者在服藥後常會造成生活上許多不便,受傷或進行拔牙等手術時也不易止血,部分患者甚至還會出現血便、咳血、出血性中風等副作用;好在,因心房顫動產生的心內血塊,約有九成都位於左心耳,只要利用心導管封閉左心耳、接受一次永久性的手術,病人就可免於用藥不便及出血副作用之苦。

蔡佳醍教授解釋,左心耳位於左心房前外側,是一個囊袋狀、突起的小空腔,大小約一根手指,容易在心房顫動時滯留血液形成血塊。而「左心耳封堵術」則是透過位於大腿內側股靜脈的微創傷口,將特殊設計的封堵器植入左心房,就像瓶塞一樣把左心耳開口封閉,術後兩個月,置入的封堵器就會與心臟肌肉相連,形成一道屏障,避免血液再度停留凝結成血塊。研究顯示,心房顫動患者只要接受左心耳封堵術,就可減少七成的中風發生率!目前左心耳封堵術對正在服用抗凝血劑但有出血副作用、或使用抗凝血劑後仍然中風的病患,已納入健保給付,手術時程短、術後也無嚴重不良併發症,僅少數左心耳構造特殊的患者不適合,是預防中風可以考慮的選擇。

隱形的致命殺手!80歲以上約一成患心房顫動

根據統計,全台80歲以上長者,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位患有心房顫動。蔡佳醍教授補充,心房顫動常見症狀包括陣發性的心悸、胸悶、呼吸困難,不只在長者族群相當普遍,也有一定比例的青壯年人,因甲狀腺機能亢進或遺傳等因素而罹患心房顫動。提醒民眾,假如常出現上述症狀,應盡快至心臟科門診進行檢查,遠離中風、心肌梗塞及猝死威脅!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