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48小時才可熱敷? 新觀念!專家用2點評估冷熱敷時機

什麼時候該冰敷?什麼時候該熱敷?物理治療師張正琪表示,冰敷、熱敷的使用要先以「有無急性事件」來評估,再以「主觀感受」判斷熱敷介入的時機點。

工作奔波忙碌,長期下來對身體造成不小的負擔,常常會覺得這裡痠、那裡痛,有時走路、運動還會不小心扭傷、撞傷等等,這些大大小小的傷到底什麼時候該冰敷?什麼時候該熱敷?

物理治療師張正琪表示,書上常說急性損傷在緊急處理時一定要先冰敷,48小時後才可以熱敷,但其實「時間」不是重點,冰敷、熱敷的使用要先以「有無急性事件」來評估,再以「主觀感受」判斷熱敷介入的時機點,熱敷前也可以先嘗試冷熱交替3循環。

先用「事件」分辨急性、慢性損傷 再決定冰敷、熱敷

運動扭傷到底該冰敷,還是熱敷?物理治療師張正琪表示,民眾可以依「有無急性事件」來判斷受傷部位要冰敷還是熱敷。

其實傷害可以分為「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急性損傷的產生通常都會有「急性事件」發生,例如:車禍骨折、走路扭傷、運動挫傷等等,而慢性損傷的產生並沒有所謂的事件,它是因為長期使用累積下來造成的身體傷害。

物理治療師張正琪指出,像民眾長期在辦公室工作,使用電腦常覺得脖子痠痛,這種沒有急性事件發生就是慢性損傷,需要進行熱敷,反之如果有急性事件,就需要先冰敷,之後再讓熱敷介入。

什麼時候熱敷可以介入? 以「主觀感受」判斷

不過什麼時候可以從冰敷改為熱敷,這部分專家有許多不同的意見與討論,物理治療師張正琪也提到,1978年Dr. Gabe Mirkin在《運動醫學雜誌》提出關於冰敷的RICE理論,休息(Rest)、冰敷(Ice)、加壓(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成為運動傷害的緊急處理標準原則,但40年後他又推翻了自己的冰敷理論,認為冰敷會延遲運動員回到場上的時間。

對於受傷後到底該不該進行冰敷?要冰敷多久?其實各界都有不同的看法,物理治療師張正琪認為,民眾可以依「主觀感受」來評估需不需要冰敷、要冰敷多久,當不動就很痛的時候,表示它正處於急性發炎期,這時就需要冰敷,而不動不會痛的時候,就可以考慮熱敷的介入。

張正琪表示,冰敷能減少血液經過受傷部位,避免血流帶來更多的發炎因子、疼痛因子,減緩紅腫熱痛發炎反應,因此冰敷還是有其存在的目的,但冰敷會阻滯血液循環,影響患處修復,所以需要熱敷介入,帶來氧氣、營養,並將廢物帶走,修復受傷的部位,這是熱敷很重要的目的。

冰敷不用48小時 熱敷前可先冷熱交替3循環

教科書上常以「時間」作為熱敷使用的標準,在受傷後的前48小時應該冰敷,48小時後才可以熱敷。物理治療師張正琪認為,48小時不是重點,應該以主觀感受判斷熱敷介入的時機,在適當的情況下縮短冰敷時間,讓熱敷及早介入。

在熱敷真正介入前,物理治療師張正琪表示,對於傷口的處理可以先進入冷熱交替期,先以「冰敷─熱敷─冰敷」循環,冷開始冷結束,如果傷口沒有紅腫熱痛,再以「熱敷─冰敷-熱敷─冰敷」循環,熱開始冷結束,最後以「熱敷─冰敷-熱敷」循環,以熱開始熱結束,如果都沒有紅腫熱痛,就可以直接熱敷了。

此外,張正琪提醒,受傷後如果不知道該怎麼處置,其實都可以尋求專業人士協助,尤其是慢性損傷民眾最容易輕忽,因為急性損傷都有事件發生,促使傷者前往求治,但慢性損傷沒有,而且會每天受其困擾,因此不管是急性、慢性損傷都應該尋求醫治,或是找物理治療師提供協助。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