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不可輕忽! 小心成為心肌梗塞前兆

相信許多人都曾聽過一個典故,即春秋時代著名美女西施,因患上心痛病而時常捧胸皺眉,雖為病所苦,卻反增一股我見猶憐之感,稱為「西施捧心」。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若是出現「心絞痛」,先別管唯不唯美,那代表你的心臟可能出現大問題了,應儘速就醫檢查!

心臟血管如同大樹 除主要枝幹外仍有許多微小分支

「心絞痛」並非一種疾病,而是泛指所有來自心臟的疼痛現象,主因為心臟沒有足夠氧氣供給,若未及時介入治療,隨時有可能惡化成令人聞風喪膽的「心肌梗塞」。馬偕醫院心臟內科李應湘醫師表示,心臟就像一棵大樹,除了三條主要的冠狀動脈之外,還有許多微細血管分支。如為冠狀動脈出現問題導致心臟缺氧,可藉由藥物、心臟支架等方式改善;然因支架僅能放置於直徑2-4mm之血管,患者心臟缺氧情形若為其他微細血管所致,則僅能靠藥物治療。

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持續改善傳統藥物副作用問題

其中,較為人所知的硝酸甘油片(俗稱舌下含片),其實也是傳統心絞痛藥物的一種。李應湘醫師解釋,舌下含片是藉由讓心臟血管瞬間擴大,來解決供氧量不足的問題,「但其為短效、緊急狀況時使用」,長期來看還是需要使用其他如長效型硝酸鹽、鈣離子阻斷劑或乙型受體阻斷劑等藥物來協助控制。

隨著醫學發展日新月異,除療效之外,臨床治療也越來越注重患者的「生活品質」。李應湘醫師指出,上述傳統藥物雖有其效用,但有時亦會產生低血壓、胸悶、暈眩及頭痛等副作用,因此也促成臨床上一些相對較溫和的新機轉藥物被開發,協助讓用藥族群更為廣泛,使用藥物上能更不受限制。


 ▲馬偕醫院心臟內科李應湘醫師

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 降低心肌氧氣需求量

李應湘醫師說,過去在治療心絞痛,多是直觀地透過擴張心臟血管來增加血氧量,但診間也不時會遇到,因受先天心臟血管條件限制,即便成功以藥物擴張血管,「效果仍有限」的患者,如心血管狹窄患者就是其一;而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是藉由降低心臟肌肉耗氧量來緩解症狀發作時的不適,換句話說,「一個是增加氧氣供給量,一個則是降低氧氣需求量」。

有些人會擔心,降低心臟肌肉耗氧量會不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對此,李應湘醫師回應,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是讓心臟在同樣跳動的情況下,放鬆肌肉收縮程度,不僅可舒緩心絞痛,同時改善心律不整問題,更不會影響血壓,因此能降低其他副作用發生機率。

中年男心絞痛成因遍尋不著 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提供醫師判斷依據

因心臟細微血管分支多又複雜,再加上患者問診時可能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症狀,李應湘醫師坦言,即便進行斷層掃描、心導管及血管攝影等精密檢查,有時也難以確定造成心絞痛的主因。

過去案例有一名中年男性患者,每當進行運動時就會出現心絞痛現象,經血管攝影檢查確認其冠狀動脈屬正常後,試過多種治療方式,包含長效型硝酸鹽、鈣離子阻斷劑或乙型受體阻斷劑等藥物,都無法有效緩解,直到使用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後,才讓患者的心絞痛危機解除。

由於心絞痛可能成因多,李應湘醫師提到,當某種藥物的安全性相當受保障時,臨床上該藥物除作為治療手段之外,也可當作一種診斷方式,提供醫師診斷患者時更有利的判斷依據,本次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此藥物在歐美國家已上市十餘年, 不僅臨床試驗表現良好,在臨床使用反應數據也非常穩定,近來成功於台灣上市,因此,當多種治療方式都無法有效改善其症狀時,李應湘醫師便與該名受心絞痛所擾的患者溝通討論,嘗試使用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治療,確實安全且成功改善其患者的心絞痛問題,讓患者直呼:「太開心了!」

每百人中近4人 心絞痛極需進一步檢查治療

最後,李應湘醫師提醒,國人心絞痛盛行率約為3.5%,意即每百人中就有3、4人為此所苦,因此,進一步的檢查治療相當重要。心絞痛可能是心肌梗塞前兆,「但也可能始終不會演變成心肌梗塞」,因此,建議民眾若胸骨下或靠近心臟的位置,出現短暫性疼痛、壓迫感、撕裂感或窒息感,即要儘速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共同找出成因跟適合的治療方式,改善症狀同時也可保有患者的生活品質。

由於心絞痛可能成因多,李應湘醫師提到,當某種藥物的安全性相當受保障時,臨床上該藥物除作為治療手段之外,也可當作一種診斷方式,提供醫師診斷患者時更有利的判斷依據,本次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