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傷」走不出來? 心理諮商協助從源頭改善

藥物可緩解身心疾病症狀,但沒辦法從根源解決問題,心理諮商透過深度談話來讓個案進行思考及個人情緒探索,找回獨立面對人生難題的能力。

年輕的蔡小姐在成長過程中,受過去家庭及學校同儕的影響,對於自己的行為與表現常感到不滿足,「不夠好、還可以更好」等念頭總是浮現,無形中給自己造成極大壓力,也未與他人提起。蔡小姐接受身心科治療一段時間後,隨著病情發展,藥物需求越來越大,於是主治醫師建議她試著搭配心理諮商治療。蔡小姐起初因費用關係而猶豫,抱著「就試一次」的念頭去看看,沒想到第一次諮商就將這輩子悶在心裡,未曾說出口的負面情緒通通傾洩出來。蔡小姐分享:「藥物幫我緩解了症狀,但心裡的結還是在,跟諮商心理師對話的過程,像是一步一步剖開我的心、解開我的結,幫助我從根源改善了疾病。」 

協助探索情緒、行為原因 找到適合的解決方式

諮商心理師全聯會媒體公關委員會委員陳劭旻解釋,心理諮商不是要對個案說教、談道理,或是強加灌輸諮商心理師本身的想法在個案身上,而是透過深度談話來讓個案進行思考及個人情緒探索,並以符合個案需求、價值觀和負責任的方式來面對人生難題。

每個人的個性相異,遇到事情時思考模式也不盡相同。陳劭旻舉例,有的人可能連續幾段感情不順遂,納悶「怎麼總是遇不到對的人?」,跟親友傾訴時也多會將重點放在對方做了些什麼,但以心理諮商的角度而言,每個人發生過的事情、背後的情感跟思考迴路都有其意義,重點不是個案遇到的人,而是「為什麼個案選擇這樣的人?」,從對話中了解個案的價值觀及其呈現方式後,也能讓他藉由回顧過往經驗,同時更加了解自己的想法。

找回獨立面對難題的能力 適時接受身心科醫師治療

陳劭旻說:「好的心理師,目的是讓個案獨立」,諮商心理師重視的是如何讓個案面對困難時更加彈性,從一次又一次的談話中磨練出個別面對難題的能力。

但面對較嚴重的心理疾病,已影響到患者包含血清素、多巴胺等體內激素時,陳劭旻強調,此時心理諮商效果有限,仍須優先尋求身心科醫師處理,藉由藥物幫助來緩解症狀,後續使用藥物治療配合心理諮商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式。

個別諮商保有私密性 團體諮商重互動交流

那我需要個別諮商還是團體諮商?陳劭旻表示兩者各有其優勢,個別諮商的好處在於可以針對個案本身做細節討論,同時保有私密性;團體諮商費用較低,成員之間交流互動機會多,可以聽到更多類似經驗者的想法,也較能緩解孤單、不被人所理解的感受,另外,當個案發現自己的經驗也許可以幫助到其他人時,更能將負面情緒做好的轉換,有時也能從中獲得寶貴經驗。

陳劭旻分享,團體諮商時也可讓多人共同演繹過往場景,或是未來可能發生的情節,例如「下星期要跟男友提分手,但擔心對方一求情就心軟」,藉由模擬對話,協助個案作立場轉換及預先準備,這個也是只有團體諮商能做到的事情。

現代社會生活壓力大 治病也要治心

現代生活社會壓力大、生活步調緊湊快速,心理諮商需求相較過往有過之而無不及,陳劭旻提醒,民眾若有心理諮商需求同時又有經濟考量,可多加利用公家資源至衛生局提供的心理諮商中心,安排免費諮商。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