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頭頸癌陷經濟、存活困境 免疫助力醫盼給付放寬

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理事長 朱本元與中華民國頭頸愛關懷協會病友共同觀賽

頭頸部是人類身體器官中上最顯而易見,卻又聚集重要且複雜的生理功能的部位。一旦面部型態、重要功能受到疾病損害,易造成患者身心靈與日常生活的長遠影響。根據衛福部107年癌症登記資料指出,頭頸癌佔據台灣男性好發癌症與十大癌症死因第四名,儘管非致死率最高癌症,但倘若進展至晚期,過去治療選擇有限,高復發、高轉移的衝擊與治療艱辛對病友都是一種折磨。

隨著醫療革新,免疫治療帶給頭頸癌晚期病患新的選擇與機會。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朱本元醫師以臨床上一名下咽癌三期病患為例,病患初期經歷多次手術、合併化放療與標靶治療,仍不敵腫瘤復發、危及生命;兩年後嘗試免疫治療,儘管半年後仍遭遇腫瘤轉移,但穩定治療下,病患的生活品質大幅提高,除了沒有化療的副作用外,對於人生延長賽也值得期待。

高達6成確診者已屬晚期或轉移 外觀明顯變化半數病友陷困境

頭頸癌中除了部分口腔癌、喉癌外,有超過6成比例位於咽喉深處難以早期發現。加上臨床症狀不明顯,類似感冒的症狀:喉嚨痛、吞嚥疼痛、耳朵痛等,易讓病患輕忽嚴重性,一旦確診即面臨腫瘤局部破壞嚴重或頸部淋巴轉移。「頭頸癌早期發現、治療控制的預後都相當良好,存活率高達8成以上,臨床上,卻有6成以上病患確診時,已屬於局部晚期或遠端轉移,疾病存活率下降僅剩4成,治療選擇更是受限。」朱本元理事長感慨表示。

頭頸癌由於治療後外觀改變,說話、吞嚥、呼吸能力受損等影響,一半以上病患幾乎陷入憂鬱、自卑與負面的情緒中。台灣一年約有1萬1千多個頭頸癌案例,多為肩負家計重擔的中壯年勞工階級(45~69歲),經濟狀況並不寬裕,一旦因身理及心理健康亮紅燈而倒下對於全家影響甚鉅。

醫籲健保有條件給付放寬 嘉惠病友「免驚,人生戰役!」

朱本元理事長進一步說明,目前除了傳統化療、放療與標靶藥物外,免疫治療相較傳統化療,不僅明顯提升病患存活期達3~6個月外,病友重要的生活品質與接受度、藥物反應都相當不錯。不過受限健保給付規範,許多晚期患者需於第一線化放療失敗後,才能於第二線介入使用。對於疾病惡化快速的晚期病患不論是治療費用、身心狀態都是沉重負擔。

朱本元理事長建議,健保或許可考量從有限度的給付先行,如先行考慮開放腫瘤標記為陽性的病患為對象,經三個月嘗試若反應良好,再繼續用藥。如此也能在健保負擔與病友困境中取得平衡。國外已將免疫治療挪至前線使用,其原因就是經臨床試驗證實,對腫瘤標記為陽性者有相當明顯的治療成效,為晚期病友迎來新曙光。

「2021頭頸愛醫起挺」病友協會、醫學會相挺 頭頸鬥士免驚治療、迎向人生延長賽

為鼓勵長期生活於口罩遮掩的頭頸癌病友勇敢對抗疾病、感受生命熱情與活力,朱本元理事長分享近日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中華民國頭頸愛關懷協會共同舉辦「2021頭頸愛醫起挺 免驚,人生戰役」病友活動,邀請辛苦對抗頭頸癌的病友與家屬,在疫情趨緩之於,走向戶外、熱血觀看棒球賽,鼓勵病友間應相互交流經驗,激勵彼此重新找回面對社會的力量。朱本元理事長溫馨喊話,生病不是可恥的事,病友們要有面對的勇氣!台灣是個很有愛心的地方,民眾、醫界、病友協會等都願意提供協助,同時希望台灣民眾也能更深入了解頭頸癌,提醒自己疾病預防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