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或第二期多發性骨髓瘤患者 也可能是難治高風險族群!

多發性骨髓瘤不是急性疾病,病人往往會忽略症狀,或求診沒有辦法立刻找到問題。王銘崇醫師鼓勵患者有耐心,治療不是立刻見效,只要配合醫師的治療,可以如期慢慢地恢復。

第一期或第二期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也可能是高風險族群!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銘崇表示,多發性骨髓瘤的高風險族群,相對正常風險患者,有治療效果不佳、易復發、存活時間短等問題。他強調,患者治療要有耐心,現今越來越多藥物組合可以減緩疾病復發以及惡化時間,提升患者存活率,只要配合醫師的治療,應可如期慢慢地恢復日常活動。 

多發性骨髓瘤是骨髓癌 注意CRAB+感染五大症狀

王銘崇醫師表示,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骨髓腔內「漿細胞」產生的癌病變,癌病變後的漿細胞,分泌大量不正常且沒有功能的免疫蛋白,造成身體免疫、蝕骨等異常。

王銘崇醫師對此表示,多發性骨髓瘤具備(1)高血鈣(Hypercalcemia, C)、(2)腎功能病變(Renal failure, R)、(3)貧血(Anemia, A)、(4)骨頭病變(Bone lesions, B)和(5)感染等五大常見症狀,嚴重者有骨質疏鬆、病理性骨折和蝕骨等問題。醫師提醒,有些患者可能無症狀,若只要出現一個症狀,或同時合併三四種症狀且找不到其他病因時,就要懷疑此病。

▲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銘崇

哪些是高風險族群? 病人身體不佳、腫瘤細胞染色體異常

王銘崇醫師強調,罹患多發性骨髓瘤,並不是每個患者都需要治療,若是需要治療的患者,根據「病人身體條件」以及「腫瘤細胞特性」來區分高風險族群、正常風險族群,並以此評估病患病況、預後與擬定治療策略。

至於哪些是高風險族群?王銘崇醫師分析,(1)病人身體條件不好:例如患者腎功能不好、日常操控力不佳、行動不良、長期臥床易感染等,就有治療效果不佳、易復發、存活時間短的問題;(2)腫瘤細胞的染色體變化程度也決定高風險族群。

不過醫師建議,不論高風險、正常風險族群都需要積極治療,用藥選擇上,也並非以第幾期為依歸,第一、二期患者,也可能是高風險族群,第三期患者更未必就是高風險族群,主要依每位患者情況和風險等級做不同治療和用藥取捨。

現今藥物組合治療佳 多藥組合適用於復發的第二線或第三線治療

▲多發性骨髓瘤主要治療方式。

王銘崇醫師說,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現今越來越多藥物組合可以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有效減緩疾病復發以及惡化時間,提升患者存活率。

醫師舉例,目前有「全口服藥物組合」用在第三線復發者,對於無法常來醫院打針、年紀大、不良於行、無人帶他前往醫院的患者更為方便,不需每週回診打針。另外,研究証實,全口服藥物組合治療對於染色體異常的高風險族群,在第二線治療有不錯的效果。

王銘崇醫師分享,今年6月有一名55歲的高風險族群骨髓瘤患者,首次會診時全身骨頭已被侵蝕,雖然患者躺著不良於行,王醫師仍堅定鼓勵,相信藥物治療效果,患者最後也願意配合治療。

「從推床到坐輪椅,三個月竟能自己能站起來走進診間,看到那一幕真的非常感動。」醫師說,他原本是準備安寧的患者,只能靠嗎啡止痛藥過活,如今一顆止痛藥都不用,雖然疾病無法痊癒,不過有賴藥物組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品質。

恢復過程應小心注意  骨頭仍脆弱

多發性骨髓瘤不是急性疾病,病人往往會忽略症狀,或求診沒有辦法立刻找到問題。王銘崇醫師鼓勵患者有耐心,治療不是立刻見效,只要配合醫師的治療,可以如期慢慢地恢復。不過,恢復過程中免疫功能和骨頭仍在脆弱狀態,治療雖有改善,恢復日常活動之後,應更加防範跌倒、骨折。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