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時出現發燒、關節痛,不流汗症狀時,麻黃湯派得上用場。中醫師陳旺全表示,有些民眾發現自己感冒後關節痛、頭痛比咳嗽還嚴重,且不出汗,此時醫師多考慮使用麻黃湯治療。
中醫師陳旺全指出,咳嗽輕微,但感冒或染流感後渾身痠痛,中醫常用麻黃湯加減方。麻黃湯有麻黃、桂枝、杏仁、甘草等藥,主治外感風寒、頭痛,惡寒發熱,無汗而喘,舌苔薄白,脈浮緊的患者,中醫師指出,現代來看,感冒、流感、急性支氣管炎、氣喘患者部分可能出現此類症狀。含有麻黃的方劑不少,例如三拗湯、華蓋散,大青龍湯等等。
中醫認為麻黃湯屬於為較重的辛溫方藥,對於比較虛弱,流汗很多的感冒患者,也就是所謂表虛自汗的民眾,通常會謹慎處方。醫師指出,麻黃湯藥味雖少,但藥效較強不可過服。
麻黃湯是中藥複方,並非高劑量純麻黃素藥品,醫師指出,如果體質符合用藥標準,民眾不必過度擔心。然而麻黃湯中的麻黃素由於有升高血壓的作用,仍可能與部分降壓藥發生拮抗作用,也就是同時服用可能讓降壓藥物作用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