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平衡氣血就順暢 身體自然勇

傳統中醫的觀念往往離不開平衡,也就是當陰陽平衡之時,氣血自然就順暢。新竹縣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鄭阿乾醫師表示,站在中醫的角度來看,中醫認為,乾主氣,坤主血,乾主陽為督脈之氣,呼吸至天而通於氣,食物接於地而通於精,亦即乾坤即陰陽,當乾坤平衡就是陰陽平衡,這時氣血就會順暢。

鄭阿乾醫師指出,人身有二氣,一為清氣,稱為天氣,也就是民眾熟知的氧氣,二為穀氣,稱為地氣,換句話說就是食物的養分、濁氣,氣之後才能生血並通於全身,由此可以看出氣對生命是很重要的元素,所以養生之道首重於養氣,通常擅長養生的人多半會從養氣下功夫。

鄭阿乾醫師進一步指出,人體內的十二經為氣血循行的道路,內達五臟六腑,外連皮、脈、筋、肉、骨,進而網羅全身甚至於達到民眾比較耳熟能詳的神經細胞,這時候,氣血順行於全身,同時能夠相互保持聯繫時,人體氣血自然能夠處於平衡的狀態,也就是健康的狀態,如果失去平衡就代表要生病了。

傳統中醫認為,人的身體處於健康的狀態,就代表精氣神足、精神飽滿、心情愉悅的狀態,講白一點就是能夠隨心所欲地吃、喝、拉、撒、睡,亦即保持「無病」就是健康的狀態,而維護身體健康的做法就是順應自然的養生之道,避免不順其自然的情形發生,例如夏天蓋棉被、冬天吹冷氣就是最好的例子,像這種違反自然的做法將讓身體無法承受,等時間久了之後自然就容易產生疾病。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