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惰眼愛小孩?!

弱視又稱「懶惰眼」。調查顯示,在台灣地區的學齡前兒童裡,每100個人中就有4個人患有弱視,而小一的學生則100個人中就有2個弱視。目前因為政府對於兒童視力檢查十分地注重,國小兒童會在入學前實施視力篩檢,使得台灣地區的弱視兒童發現率相對提高了很多。

弱視治療的時機最理想是在七歲之前效果最好,因此兒童於滿三歲及六歲時的眼科定期視力檢查,是預防弱視的最重要的工作,但是對於年齡在七歲至十二歲的弱視兒童仍不該放棄治療機會,因為根據研究指出,經過治療後仍然有90%的弱視兒童,其矯正視力有明顯的進步。

一般來說弱視的治療有著一定的優先順序及方法,首先必須除去阻擋視軸的障礙,例如先天性白內障等,一定要以手術的方式使光線得以進入眼球,以刺激視覺神經的發育;第二配帶矯正居光不正的眼鏡,讓外界的影像精準地落在視網膜上;第三進行弱視的遮蓋療法,此種方法對於單眼弱視以及兩眼弱視嚴重程度不一的兒童是最為重要。

 

何謂弱視

一般認為,弱視是在幼兒時期,腦部的視覺區在發育過程中沒有接受到充份的剌激而停止發育或發育不全,導致視力不良,若單眼或兩眼的視力經過矯正,卻無法矯正至0.8以上,則可稱作為''弱視''。在一般的情況來說,兩眼的視力會互相地競爭,所以兩眼都有弱視的情況會比較少發生。

 

如何發覺弱視

1.會偏頭看東西

2.會瞇眼看東西

3.到東西的近處才看的清楚

4.常常會撞到東西而導致跌倒

5.小孩會跟父母親說自己看不清楚

6.目光渙散

7.無法固定或是無法維持固定

8.眼球震顫

9.常常會用手指頭按住眼睛

 

資料出處:文╱張朝凱醫師╱諾貝爾醫療集團,101Dr.健康視界提供

http://health.101dr.com/health_text.php?sn=1902708df8daca94b313d12dc5ecdd11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