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只有輕微症狀要看醫生嗎?(中)

爸媽必知〜醫學小知識
入秋之後,感冒變多了,寶寶常常是一些輕微的症狀,如流鼻涕、咳個幾聲、有點呼嚕的痰音……。其他的精神活力與食慾都還好,爸爸媽媽常常會疑惑到底要不要去掛急診或看醫生?
 
其實爸爸媽媽的觀察重點可以放在以下表格這些事項,就可知道什麼狀況不用看醫生,觀察即可;什麼狀況要就醫、需要小心注意。寶寶最誠實了,他的哭與笑都寫在臉上,他的不舒服都可以在細心的爸媽眼中,一覽無遺,透明地傾瀉而下!
 
寶寶生病了嗎?爸媽應觀察事項

寶寶的食慾好不好?會不會吃幾口就不吃了?
一直睡或都不睡?
活力 平時好動的寶寶會不會都沒有活力?
精神 是警醒狀態還是昏迷不對勁?
情緒 大哭憂鬱還是開心大笑?
 
寶寶的疾病觀察異於正常的成人,因為他們語言功能與表達能力沒有大人這麼好,不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不舒服。這時候「外觀」的觀察就非常重要了!醫學上可以分為「良好」、「病容」、「毒性病容」,分述如下:
 
看寶寶外觀很重要!

良好 能正常與人互動、開心玩耍、有笑容、反應警醒快速、不哭鬧或雖哭鬧但可以接受安撫、食慾佳、呼吸順暢、沒有喘息的跡象、粉紅色皮膚、皮膚含水量與光澤正常。
病容 玩耍意興闌珊、難以餵食、哭鬧勉強可以安撫、觀察到中等程度的脫水現象(可能哭沒有眼淚、嘴唇很乾、尿液減少)、皮膚仍然灌流良好(呈現溫暖與粉紅色)。
毒性病容 嗜睡不玩耍、活力差無反應、無法餵食、哭鬧不能被安撫、大人不能跟他互動、無視接觸、即將呼吸衰竭的喘息現象、脈搏微弱、四肢的血液灌流差(發紫甚至冰冷)、觀察到嚴重程度的脫水現象。
 
寶寶生病的嚴重程度取決於這些因素

感染到的是病毒或細菌的致病力?
感染到的部位?
是否有按時施打疫苗?
寶寶本身身體的營養狀況?
寶寶的免疫功能好不好?有沒有免疫缺陷或正在接受會造成免疫力下降的治療?
照顧者是否聽從專業醫師的建議或使用不正確的偏方?
 
感冒與過敏都是寶寶常見的問題,令父母疑惑與困擾,到底是感冒?還是過敏?雖然「醫學上沒有絕對100%判斷的準則」,然而是比較接近感冒還是過敏?還是有一些經驗法則喔!
 
感冒or過敏?

  感冒 過敏
持續多久 急性感染性的疾病,通常持續較短,也跟幼兒抵抗力與病菌活動力強弱有關。約3〜14天 慢性。14天以上,甚至可以持續到數個月或數年。與季節和環境有相關性。
咳嗽 有,較少
鼻水、鼻塞 有,多黃鼻涕 有,多清鼻涕
喉嚨痛 有,較少
打噴嚏
眼睛癢癢的 有,較少
發燒 有時會 不會
倦怠感 會(身體要對抗細菌與病毒) 會(症狀令小朋友難以入眠)
全身肌肉痠痛 有,常見 不會
黑眼圈 不會 有,常見
 
感冒和過敏的差異處

  感冒 過敏
原因 身體受到病毒的感染,如鼻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等等。 過敏原引起,如花粉、塵蟎。
預防的方法 避免與感染者接觸、注意公共衛生、多洗手、戴口罩、增強身體免疫能力。 避免過敏原、注意生活的環境控制與氣候變化、使用長期的預防與控制的藥物。
治療 通常不需使用抗病毒的藥物,症狀治療為主,多休息、多喝水,靠身體的免疫力自然痊癒。 症狀治療、減敏治療。
 
亮亮醫師給爸媽的小叮嚀
當小朋友感冒或發燒的時候,父母總是很緊張。當醫師告訴家長說,看起來症狀像是病毒感染,通常不需使用抗病毒的藥物,而是症狀治療,讓小朋友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的症狀比較減輕之後,能比較舒服,身體也更有能量面對病毒。
 
這時候家長要信賴醫師的專業,注意小朋友有沒有脫水的症狀?或是是否有細菌性的肺炎、中耳炎等併發症。
 
最好的解藥不是強力殺病毒的藥劑,而是時間(病毒都有一定的病程)、水分、營養、休息等支持性的照顧喔!只要小朋友有正常的免疫力,自身的抵抗力就會驅趕病毒而自然痊癒了!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