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的不只乳房 還有信心!讓乳癌患者接納更好的自己

醫療團隊在重建復原期的細心介入不但能給予適當的傷口照護、患側復健、適切的情緒支持和鼓勵,皆可增進病人身心健康,讓她們重拾信心,生活重回軌道。

醫療團隊在重建復原期的細心介入不但能給予適當的傷口照護、患側復健、適切的情緒支持和鼓勵,皆可增進病人身心健康,讓她們重拾信心,生活重回軌道。

45歲林小姐,每次回診她總是略施脂粉地說:「就算自己是病人也要很美,不能邋遢」。如果不是知道她曾經罹患乳癌,經歷過乳房重建手術,她看起來就跟一般女生沒什麼不同。國泰綜合醫院醫學美容中心SDM引導員卓芳儀、醫學美容中心護理師劉璦瑋、及重建團隊陪伴著她走過這一路漫長的療程,看著她經歷過抉擇的徬徨、化療身心俱疲及重建復原,最後重拾信心回到職場,做著自己最喜愛的舞蹈老師工作,眉宇言談歡笑聲中,看到的是一個對未來充滿著自信的新女性。

乳房重建會基於乳癌分期與共享決策 有兩種重建方式

乳癌一直是女性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乳房外科與整形外科在重建治療上會先根據乳癌患者的分期,在術前經由「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在尊重病人自身選擇意願之下,協助病人了解該如何做選擇。

首先,重建手術方式分為:(1)義乳植入,可分為立即性(一次性植入)及階段性(分兩次完成:第一次植入組織擴張器;第二次是三至四個月後更換永久性義乳);(2)自體組織皮瓣重建,較常選擇的部位為下腹部,不僅可以做腹部整形又可重建新的乳房,一舉兩得。階段性組織擴張器植入的病人,在身體許可的情況下仍可維持一週打水一次,並不受化療影響,待化療結束休養一個月後,便可以進行義乳更換手術。若是接受放射線治療,須暫時停止組織擴張器打水,待放療結束後方可進行打水。

重建術後需注意傷口照護與患側活動 矽膠貼片可協助疤痕照護

選擇重建,就是希望能縮短失去乳房後對身、心、靈各方面衝擊,重新找回自信心且能恢復正常生活,除此之外需費心的僅有術後傷口照護及患側肢體活動。重建手術後應該注意皮瓣傷口及組織擴張器傷口照護;運動則可維持肩關節及手臂的正常活動範圍,並促進手臂淋巴側肢回流、減輕手臂腫脹及痠麻,但需由醫師視患者個別情況而定。

術後疤痕在組織膠脫落乾淨後或拆完線後,便可開始使用矽膠貼片或矽膠膏進行疤痕照護。原則上術後兩個月內每兩週回診一次,第三個月起每一個月回診一次,持續至術後六個月。

癌友壓力大 預後重建家人朋友支持更為重要

女性因現今社會變遷,所面臨的角色越來越多樣,當面對癌症發生時常會打亂日常生活且不知所措,此時最需要家人或朋友的社會支持及協助,醫療團隊在重建復原期的細心介入不但能給予適當的傷口照護、患側復健、適切的情緒支持和鼓勵,皆可增進病人身心健康,讓她們重拾信心,生活重回軌道。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