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廖姓女業務,外型纖細,是部門裡最年輕的員工,在同事眼中是個很好相處的夥伴,因個性活潑也很輕易與客戶打交道,年輕有活力的她下班後的應酬也是公司的拚酒戰隊;除此之外,周末休假日也很愛小酌兩杯。日前,公司同事相約到知名健康管理診所健檢,原本以為年紀輕輕還不需要健康檢查,但同事們的邀約盛情難卻只好一同健檢。
健檢驚見腺瘤性瘜肉 不良習慣恐增加大腸癌風險
健檢當日早上,廖小姐還跟同事自豪自己平常是部門裡最年輕,理當健康狀況也會是最棒的那個。沒想到經檢查結果竟發現腸道內有2顆一大一小可疑瘜肉,大小為0.7公分,透過AI技術輔助初步辨識為腺瘤性瘜肉,後續病理報告再次確認為癌化風險較高的腺瘤性瘜肉。知名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梁程超醫師指出腺瘤性瘜肉具有高度癌化風險,且瘜肉發生可以說是毫無感覺,所幸及早發現及早切除,若無處置可能在未來5-10年將發展成大腸癌。醫師也提醒,即便年紀輕輕,若長期有不良生活習慣及飲食型態都有可能讓大腸癌提早來報到。
(圖片來源:診所提供)
大腸癌年輕化 擴大篩檢範圍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梁程超醫師指出國人大腸癌發生率一直居高不下,有年輕化趨勢,國健署也於今年初已公布年輕型大腸癌發生率上升,甚至高於英、美、日、韓等國,因此今年公費篩檢對象由原本提供五十至七十四歲族群,擴大至四十五至七十四歲民眾及四十至四十四歲有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診斷為大腸癌具有家族病史者,可接受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
梁程超醫師也補充,特別是年輕族群常見因自認年輕健康無大礙、或是已發生問題卻貪圖方便依賴腸胃藥物及腸胃機能調整營養補充品,進而延誤救治時間。而公費篩檢有年齡及對象限制,建議若有肥胖、有家族史、生活及飲食習慣不佳(少蔬菜、偏愛吃紅肉及加工品)、抽菸、喝酒、沒有運動習慣者都應提高警覺,主動提前安排大腸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