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靜脈曲張新選擇 靜脈膠水療法恢復快免住院

「靜脈膠水療法適用於各族群」若長者考量手術麻醉風險,靜脈膠水療法則是另一個解決靜脈曲張困擾的治療選擇。

「靜脈膠水療法適用於各族群」若長者考量手術麻醉風險,靜脈膠水療法則是另一個解決靜脈曲張困擾的治療選擇。

靜脈曲張不僅是美觀問題,長期下來可能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幸運的是目前在治療上已有微創療法,揮別過往治療後得穿著彈性襪數週至數個月,微創療法大幅縮短恢復期,也提高安全性;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吳佳穎指出,靜脈曲張雖不至於危及生命,但可能會影響生活,當靜脈曲張引起局部發炎、出現傷口,若又無法完善處理傷口,導致血液堆積,腳持續腫脹,惡性循環因此引發靜脈潰瘍,這時就得介入手術治療。

工作需久站久坐要注意 小心靜脈曲張纏身

事實上,造成靜脈曲張的危險因子多,尤其若日常或工作須久站或久坐者,則屬於高風險族群;吳佳穎醫師舉例,像餐飲業、櫃姐、老師、醫護人員或上班族等族群,發生靜脈曲張的風險相對較高,此外,包括遺傳因素、家族中有靜脈曲張者、懷孕時肚子太大或慢性便秘者,同樣都可能埋下靜脈曲張的危險因子。

久站久坐血液難回流 瓣膜功能受損導致靜脈曲張

吳佳穎醫師解釋,一般來說,靜脈會負責將血液從腳送回心臟,而這時靜脈的瓣膜會防止血液逆流,避免堆積至下肢,但當長期久站久坐,血液就會開始淤積於下肢,這時血管會開始擴張,影響瓣膜功能健康,導致靜脈曲張,長期下來可能會使血管開始突出,不僅影響外觀,也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保守治療靜脈曲張 醫:多數患者難有成效

靜脈曲張可依照嚴重程度分成六級,從蜘蛛網型靜脈曲張,演變為如蚯蚓般血管,以及腿部水腫等情況,一直到出現潰傷,甚至因靜脈傷口呈開放性,導致潰傷難以癒合,就得進一步考量手術治療;吳佳穎醫師表示,治療上分為保守以及手術治療,前者透過口服藥及抬腿、穿彈性襪等方式減緩靜脈曲張問題,雖三者搭配起來,治療效果不差,但因彈性襪除了睡覺及運動外都得穿著,加上台灣夏天炎熱,對於多數患者而言,較難有成效。

雷射手術治療靜脈曲張 術後可能面臨神經損傷

吳佳穎醫師說明,在手術治療上,過去藉由手術開刀,再將整條靜脈抽出,但因疼痛感高,術後不僅需穿著彈性襪,恢復期也較長,因此現代人則多選擇微創療法,像雷射手術以及靜脈膠水等療法,雷射手術是藉由雷射熱源將靜脈燒掉,解決症狀,但手術過程需麻醉,且術後也可能面臨神經損傷、軟組織遭到熱傷害等風險。

靜脈膠水療法傷口小、恢復快 術後不須穿彈性襪

「靜脈膠水療法適用於各族群。」若長者考量手術麻醉風險,靜脈膠水療法則是另一個解決靜脈曲張困擾的治療選擇;吳佳穎醫師解釋,靜脈膠水療法是利用醫用黏合劑將受損的靜脈黏住,手術過程不需麻醉,且傷口僅一個針孔小,不僅更安全,也恢復快,患者當天就可順利出院,後續也不需再穿彈性襪,更適用於麻醉風險較高的長者。

久坐者避免嚴重靜脈曲張 醫建議穿彈性襪預防

根據統計,台灣約20至25%女性以及10至15%男性有靜脈曲張的困擾,不僅每4名女性就有1人有靜脈曲張問題,發生率比男性高,其中長者又比年輕族群高,不得輕忽其嚴重性;吳佳穎醫師呼籲,若日常或工作需須久站或久坐者,必要時可穿彈性襪以預防嚴重靜脈曲張,或久坐時可將腳墊高、透過運動等方式幫助血液回流,以及適時給予腿部肌肉按摩,都能幫助舒緩靜脈曲張問題。

遠離靜脈曲張找上門 醫:先避開危險因子

吳佳穎醫師也提醒,此外,若有肥胖、長期便秘甚至抽菸等因素,也可能埋下靜脈曲張的危險因子,因此除了透過日常預防方法,也建議戒除不良習慣,避免靜脈曲張找上門,甚至持續惡化,影響日常生活。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