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檢驗率之國際比較 蘇士勇:台灣防疫很不錯

台大公衛學院群體健康研究中心的博士後研究員蘇士勇,以大數據分析來探究世界各國的新冠肺炎COVID-19檢驗率、發生率、死亡率的關係,顯示疫情性質不同,不同國家的反應結果都有不同的呈現。

新冠肺炎的致死率有多強?台大公衛學院群體健康研究中心的博士後研究員蘇士勇,以大數據分析來探究世界各國的新冠肺炎COVID-19檢驗率、發生率、死亡率的關係,顯示疫情性質不同,不同國家的反應結果都有不同的呈現。以台灣為例,多以境外移入為主,因此檢驗不在於多,在於好與精,尤其COVID-19的發生率、死亡率都低於低發生率國家,表示台灣防疫方面做的相當不錯。

低發生率國家執行高檢驗  無證據顯示有效控制病情

蘇士勇分別為低發生率國家以小於每百萬人口500個案來做分層,高發生率國家則以大於每百萬人口500個案分析。蘇士勇表示,檢驗率較高的國家,COVID-19致死率(COVID-19死亡人數÷檢驗陽性確診數,代表確診後死亡的比率)較低,而低發生率國家也呈現一致的趨勢,因為檢驗會篩出很多無症狀、輕症之人,這些人不會死亡。

不過,蘇士勇指出,在高發生率國家執行大規模檢驗,有助於控制COVID-19的發生率,並降低死亡率(死亡人數÷總人口數)。然而,低發生率國家執行大規模檢驗,死亡率反而增升,這是因為疫情性質不同所致,代表無證據顯示低發生率國家執行高檢驗能有效控制疫情。

高發生率國家  執行高檢驗效果好

蘇士勇解釋,高發生率國家,多數為大規模社區傳染,因此執行高檢驗,助於遏止疫情擴散,使得確診人數不會迅速增長。至於低發生率國家,他舉台灣為例,疫情本質與前者不同,多以境外移入為主,因此實行篩檢、檢驗貴於精準,非數量多寡,如此才能在檢驗率中段的位置,仍有良好的防疫表現。

他說,雖然台灣陽性率(發生率÷檢驗率)相當好,實際影響數據的變因仍然很多,如反應時間、人口族群、防疫政策差異都會影響數據結果,並提及未來將持續更新資料,做進一步探討。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