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殖補助 不孕治療選擇多負擔少
為解決不孕夫妻無法順利產子的困境,同時提升台灣生育率,國民健康署提出「三階段人工生殖補助」新政策,並於今年上半年度正式上路,且優先以中低收入戶及低收入戶夫妻,作為第一階段人工生殖治療補助對象,每年最高核給新台幣10萬元,預估可嘉惠391人次,並增加143名新生兒,提升0.06%出生率。
 
開業醫郭鴻璋院長表示,不孕夫妻接受人工生殖治療壓力相當大。主要壓力來源是治療費用,雖然國內試管嬰兒費用相較國外低,但若治療失敗、需屢次嘗試,久而久之便會開始覺得備感負擔。其次,不孕夫妻承受的壓力不只來自於治療本身,還外加對於治療成功、順利產子的期盼,因此若能透過政府補助新政策,不孕夫妻可及時接受補助,先減輕經濟壓力;不過若順利懷孕,後續衍生的教養問題,相關社福措施能否跟進等,也將會是需要考量的重點之一。
 
面對不孕症,目前國內已朝治療友善化邁進,降低不孕女性的治療壓力。郭鴻璋院長指出,除了可透過冷凍胚胎技術先取出多胚胎冷凍並儲存,待日後需要的時候再將胚胎解凍植入,讓不孕女性只需受苦一次之外,尚可在胚胎植入子宮前,進行胚胎基因篩檢,大幅提升植入單顆胚胎的治療成功率,以避免多胞胎的狀況發生;此外,不孕女性更可透過長效型排卵針,利用分子結構的改變,以降低患者施打針數的頻率,對於職業婦女、時間不能配合者來說,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郭鴻璋醫師舉例,臨床上有位41歲女性患者,曾在2家醫學中心做了7次試管嬰兒卻沒有成功,直到後來改使用長效型排卵針,並依胚胎成長條件,決定植入最好時機,順利產下一女。另一位不孕患者因為提早進入更年期,37歲就醫時,檢查發現卵巢都是無法長大的小卵泡,難以自然受孕,但在藉由長效型排卵針搭配排卵藥物治療後,患者成功取出卵子,與先生精子結合並將胚胎植入回子宮,今年初已順利產下一女。
 
郭鴻璋醫師表示,已婚夫妻不要以結婚多久來判斷是否不孕,而須將卵巢品質作為判斷標準之一,因為卵巢品質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若為24歲結婚,就算1至3年未受孕也不成問題,但若是40歲結婚,半年不孕就應盡快就醫,也最好不要存有「自己曾經生過,還可以生」的錯誤觀念。面對不孕症狀,積極治療就會有機會。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