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後不只要補鈣 專科醫師曝「飲食秘訣」

骨折後身體需要大量營養才能修復,這時候除了正確的固定、儘早的復位與適當的復健之外,保持飲食均衡也相當重要。(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不小心骨折了,這時候除了正確的固定、儘早的復位與適當的復健之外,到底骨折後應該怎麼吃、吃什麼才對?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骨科醫師李佳龍肯定地說:「骨折病患的飲食,最好的原則就是『均衡飲食』。」

避免骨質流失 六大類食物均衡攝取

李佳龍醫師強調,「骨骼的組成分除了鈣質,還有磷、鎂與膠原蛋白等,均衡的飲食才能夠攝取到骨折癒合過程所需要各種營養素。」例如:喝牛奶可同時補充豐富的鈣質與蛋白質,提供骨折癒合材料;五穀雜糧類含有各種維生素,能維持身體良好的吸收與代謝;豆魚蛋肉可補充蛋白質,更提供人體製造膠原蛋白的材料。

蔬菜、水果中也含有豐富維生素與礦物質,尤其是富含維生素C的芭樂、柳丁等,能幫助膠原蛋白合成、促進骨痂生成;而堅果類含有維生素K,能幫助鈣質沉積,促進成骨作用。

除此之外,過量的咖啡因、碳酸飲料會影響鈣質吸收,抽菸或二手菸中的尼古丁也會影響骨折癒合,應儘量避免。

骨折恢復期 固定與復健為首要

有些人為幫助鈣質吸收會額外補充維生素D膠囊錠狀食品,對此,食藥署建議,民眾可先諮詢醫師有無必要,或者是透過曬太陽、攝取鮭魚及黑木耳等食品來補充。李佳龍醫師表示,幫助骨折癒合,良好的固定與復健也很重要,骨折傷處通常會以石膏、植入骨釘、骨板等方式固定,只要固定得好,後續的復原會更順利;而正確的復健能提升肌肉力量與關節活動,並促進骨頭的癒合。

通常骨折後的1~2年,看似癒合的骨頭仍處於重塑的新陳代謝期,此時骨頭強度可能尚未恢復如受傷前,應該避免劇烈活動,但適當溫和的運動,則有助於提升癒後的骨頭強度。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