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子口服藥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新選擇
75歲的熊媽媽,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長達25年,過去使用類固醇治療,卻發現骨質嚴重流失,後來改用生物製劑治療,必須長期打針,身體都是瘀青,現在她看到針筒就懼怕。如今,衛生福利部核准最新類風濕性關節炎小分子口服藥,可望提供害怕打針患者治療的新選擇。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陳得源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需長期治療才能避免關節變形,目前治療藥物包括傳統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抗風濕藥物、類固醇藥物,以及生物製劑。
 
陳得源指出,以中、重度患者為例,若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會改用生物製劑,但打針頻率從每周2次到每月1次都有,多數患者見到針筒就害怕,以致病情無法以有效控制,提高發生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台北榮總醫院過敏風溼免疫科主任林孝義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若長期打針陷入恐懼,會導致服藥順從性差、疾病控制不佳,恐增加共病風險,如關節腔內滑膜慢性發炎,出現對稱性關節腫痛、變形,甚至殘障。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新藥。林孝義指出,日前衛福部核准最新類風濕性關節炎小分子口服藥,用於治療患中、重度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該藥物可直接進入發炎細胞內,阻斷細胞激素的訊息傳導路徑,減少發炎細胞激素生成,快速、有效緩解病情。
 
不過,林孝義提醒,小分子口服藥可能造成患者肝功能異常、免疫力下降,B肝帶原者要小心服用,另外,患者也可能提高感染肺結核的機會。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