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馨事

▋專區簡介

醫師是健康的守護者,疾病的救星,健康醫療網推薦各科名醫,讓您一起分享杏壇趣事、名醫養生之道。

▋健康馨事

  • 孩童出現蕁麻疹 透過中醫調理有效舒緩
    1名7歲小妹妹,一年以來,全身皮膚常常起疹,就醫檢查診斷為慢性蕁麻疹,得服用西藥抗組織胺治療,但一旦停止服藥就會發作,因母親擔憂對身體不好,便到中醫就診,中醫師認為女童體質虛,使得體內火氣透不出來,才造成皮膚搔癢,開立具有補虛兼清火、透熱等效果的處方服用後,已漸漸舒緩症狀。 原來這名患者只...
    健康書訊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 2015-09-26 
  • 攝取過多紅肉 恐提高罹患大腸癌風險
    1名52歲男性,因糖尿病史,長期服藥控制,某次回去醫院取藥時,門診建議可順便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沒想到檢查結果為陽性反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後,醫師發現這名男性乙狀結腸處有一個3公分的腫瘤,經手術切除治療,病理檢驗證實是大腸癌,所幸及早發現,並無轉移到其他地方。 在台灣,大腸癌的發生和死亡...
    大腸直腸癌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 2015-09-26 
  • 孩子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行為或藥物治療奏效
    注意力不足在醫學上就是指不能穩定維持專心,一般人不管是容易專心的事情或是不容易專心的事情像是寫作業等,都能維持一定的專心程度,但若有注意力不足現象的人,對於不容易專心的事情就很難維持穩定,即使知道應該要專心,也很容易分神。 至於過動現象,像是坐不住、橫衝直撞、爬上跳下等或是愛講話、思考跳躍...
    健康書訊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 2015-09-21 
  • 高中生看東西出現複視 原來是肌無力症
    1名17歲學生,去年開始發現看東西都出現複視現象,以為眼睛有問題,但看過眼科後卻遲遲無法找到病因,後來到神經科就診,確診為重症肌無力症,開始服用大力丸也就是乙醯膽鹼分解酶抑制劑治療,症狀逐漸恢復,但服藥後卻常感到肚子不適,直到和醫師討論後,轉至胸腔外科接受微創胸腔鏡胸腺切除術,術後症狀已逐漸改善。&...
    健康書訊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 2015-09-20 
  • 術中放射治療 減少乳癌後遺症
    乳癌患者都會疑慮是否要切除乳房,甚至能不能保住外觀,其實目前微整形重建手術已成熟,都能解決類似問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更引進術中放射治療,能同步完成開刀、重建、放療,免除患者痛苦外,也能減少後遺症出現。 通常一般乳癌的完整療程,做完保留手術後,仍需接受30至35次的放射治療;中國醫藥大學...
    健康書訊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 2015-09-20 
  • 解決攝護腺肥大問題 穴位按摩可解
    許多五十幾歲的男性,容易出現攝護腺肥大問題,症狀包括解尿不順,想尿卻尿不出來等現象,甚至晚上起床尿三至五次因而影響睡眠品質;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針傷科主任葉明憲指出,其實除了透過藥物治療外,平時也可以利用穴位按摩有效預防。 傳統的中醫而言,攝護腺又稱為精門,位於在肚子下面往下摸到最底下骨頭的...
    健康書訊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015-09-20 
  • 讓慢飛天使完善照顧 梁忠詔致力於早期療育
    為了幫助發展遲緩的孩子,花蓮慈濟醫院復健科主任梁忠詔全心投入照護醫療,不但促成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的成立,更積極深耕花東,讓家長不需要再到各科診間奔波,也因此梁忠詔醫師今年更榮獲國內早療領域最高榮譽的第十屆早療棕櫚獎肯定,實至名歸。 梁忠詔醫師投入兒童早期療育將近二十二年,後來...
    健康書訊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 2015-09-20 
  • 孩童腹痛合併發燒 小心恐是肺炎徵兆
    1名2歲男孩,雖沒有發燒,但因急性腹痛導致哭鬧不停,原本已經赴小兒科看診治療,但隔天卻出現發燒、咳嗽且腹痛現象,就醫後透過X光檢查,才發現原來是大葉性肺炎造成,緊急治療後,已逐漸康復;另名6歲小妹妹,則是看診前出現發燒、腹痛以及輕微咳嗽等症狀,經診斷檢查,發現肺部同樣有發炎症狀,目前仍繼續接受治療。...
    健康書訊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 2015-09-19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