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 寶寶泡溫泉行不行?(上)

在氣溫低下的日子裡,泡在暖呼呼的溫泉裡,可說是人生一大享受之事,但是家裡的小寶貝也可能跟著爸比媽咪一起去泡湯嗎?哪些情況不適合泡湯呢?泡湯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我們為您專訪小兒科與婦產科醫師,瞭解寶寶的泡湯大事!
 
滿周歲,再泡溫泉
寶寶多大才能泡溫泉?這是許多爸比媽咪的疑問。王聖儒醫師指出,目前醫學界並無建議或規定適合泡溫泉的年齡。但一般來說,考慮其行為能力與安全,建議滿周歲、身高100公分以上的孩子較適合與爸媽一起泡溫泉。這是因為1歲以下寶寶若感到溫度過熱或身體不舒服,無法明確表達自我感受;另外,通常小寶寶連走路還不穩,容易跌倒或溺水。

避免泡湯的狀況
即便孩子滿周歲、身高也超過100公分了,但倘若有皮膚疾病、氣喘兒、熱痙攣體質或生病的當下,仍然不建議前往泡湯喔!

condition1、皮膚疾病
倘若孩子皮膚有傷口或是罹患皮膚感染疾病,例如:皰疹、水痘,王聖儒醫師表示不建議泡溫泉,避免因溫泉的水而傳染給其他人。

condition2、氣喘兒
罹患氣喘的孩子不適合泡硫磺泉,因為硫化氫氣體可能對於呼吸道造成刺激進而引發氣喘發作。

condition3、熱痙攣體質
本身有熱痙攣體質的孩子也不適合泡湯,王聖儒醫師表示,這類特殊體質的孩子在高燒狀態下,體溫上升速度非常快,腦部不正常放電而產生痙攣,通常發生於6個月~6歲之間,如果常因發燒而抽痙,就要特別注意,因為可能除了本身發燒之外,外界的悶熱也有可能引發痙攣現象。
 
condition4、生病當下
倘若孩子正在生病、免疫狀況較差、打完疫苗後3天內或是罹患先天性心臟疾病…等不建議泡溫泉,以免體力無法負荷,總之,帶著身體健康的孩子出門泡溫泉,爸比媽咪才比較安心。

大人泡溫泉也要小心!
帶著孩子一起泡溫泉的大人別忘了關心自己的身體反應!假如爸比媽咪罹患心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血壓或是姿勢性低血壓的阿公阿嬤就應避免泡溫泉。因溫泉的溫度變化會讓血管擴張,心臟狀況良好才能如此承受變化。另外,糖尿病患者除了心臟血管調節力差之外,足部知覺較差,可能有破皮或是溫度已太高也無法立即察覺。

泡溫泉可能感染的疾病
看似強身保健的溫泉,對於年幼孩子卻可能有感染疾病的疑慮,其實只要爸比媽咪多注意一樣可以開開心心享受溫泉的暖和!

disease1、退伍軍人症
溫泉本身的水蒸氣含有退伍軍人菌,吸入這些蒸氣,孩子可能產生退伍軍人症的肺炎,雖然幼兒的發生率不多,大多以老人為主,但在國外也是零星出現幼兒因為吸入水蒸氣而產生肺炎,爸媽勿輕忽!

如何避免孩子快樂泡溫泉,卻帶回退伍軍人症呢?王聖儒醫師指出,選擇通風良好,有對外開窗或是換氣設備的溫泉是最基本的!目前大部分的溫泉都須通過水質檢定,選擇溫泉地點之前,應先確定溫泉泉質是否符合政府檢定。另外,泡溫泉時,提醒孩子不要潑灑溫泉水,以免從口鼻吸入,引起肺部發炎。

disease2、皮膚性感染
經由皮膚感染的疾病,例如:水痘、帶狀皰疹、菜花、病毒疣…等,在泡湯時也是特別容易罹患的疾病,倘若選擇個人池,可以在打開溫泉之前先以開熱水沖洗一遍浴池,再放冷水,之後才放熱水調到適合溫度,較不會有感染問題,當然注意清潔衛生是預防的不二法門。

disease3、角結膜發炎
假如孩子的眼睛不小心接觸到溫泉水,可能會角結膜發炎,因此王聖儒醫師建議避免泡超過脖子深度,增加風險。另外,泡溫泉時,提醒孩子不要潑灑溫泉水,以免濺起水花進入眼睛。

disease4、陰道炎
小女生也有可能感染陰道滴蟲,產生黃綠色的陰道分泌物,就得服用抗生素治來治療。除了在泡湯前,選擇優質且衛生的泉質之外,泡完溫泉後,媽咪最好幫小女生以乾淨清水沖洗生殖器,較不會有感染狀況。
 
泡湯對於孩子的好處
基本上,只要注意上述提及的情況,泡湯能夠增加血液循環、新陳代謝,消除肌肉疲勞。國外也有溫泉水療,例如:腦性麻痺兒的肌肉可能較緊繃,利用溫泉的熱度與水流衝擊幫助復健狀況;在日本,還可細分不同泉池具有不同治療效果,甚至可以拿來飲用;在法國有溫泉治療,當地政府還以健保補助,可見溫泉治療在國外是非常被重視的!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